本文目录一览:
话说网上有句流行语,说“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细想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名字多半是生下来的时候父母给的,隐含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回看一下咱们的历史,不难发现叫“延寿”的未必能延年益寿,叫“献忠”的也可能是大号反贼。
而绰号呢,则多半是别人根据这人的性情、经历、外貌等特征取的,多多少少能展现出这人某方面的特质。
比如历史上,李广因骁勇善战被称作“飞将军”,白起因为在战场上杀伐过重得了“人屠”的别称。而在咱们国家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也有不少革命先辈拥有自己的绰号,那么这些绰号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毛主席绰号:咋还是个外国名?
说到革命先辈们的绰号,就不得不提咱们的开国领袖主席了。
一生有过很多绰号、别称,比如秋收起义时,他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参与一线战斗指挥。当地军民觉得他指挥军队的模样太帅了,简直就是一位将军嘛!于是,“毛司令”这个称呼不胫而走,就连当地民歌都是这么唱的“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为了穷人得解放,带来工农子弟兵,红旗飘飘进三湾,九陇山沟闹革命……”
后来1947年的时候,调动二十万军队进犯延安,与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撤离时,用了“李德胜”的化名,意思是此时大家虽然离开了延安,却一定能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个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
而要说起最早的绰号,早在青年时期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就曾得过一个响亮的,叫做毛奇。
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原来,当时的虽然年轻,却已经有了大志向,他常常对同学们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
而青年之所以获赠外号“毛奇”,除了因他这句带五个“奇”字的口头禅之外,更因为“毛奇”有双关之意——原来,早年普鲁士有个名将就叫做毛奇。
这位外国毛奇1822年加入普鲁士军队,1866年在普鲁士与奥地利帝国开战,毛奇指挥普军获胜。四年后普法战争爆发,毛奇又指挥普鲁士三个军团迎战法军,在其中的重要战役里拿下了决定性胜利。
顺带一提,这个普鲁士也就是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毛奇为德意志帝国统一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后来也一路升职加薪,做到了帝国元帅。
同学们以“毛奇”这个名字称呼,也有褒扬他指挥才能出众的意思。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
咱们这些开着“上帝视角”看历史的人自然知道,后来会成为极为出色的军事家,领导人民军队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但彼时的正处于青年时期,作为一个乡下来的师范生,他能当得起“毛奇”这个绰号吗?
您别说,还真能。
因为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就已经指挥学生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保住了母校乃至整个长沙城。这是怎么回事?
1911年由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更名的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
事情还要从1917年说起,当时,部分湘军与桂军凑一块和北洋政府对着干,双方展开激战,北洋军打不过,只能脚底板抹油。
而长沙比较倒霉,正是这群溃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旧军队那军纪不用说您也能猜到,基本等于没有。
打胜仗的时候都断不了祸祸老百姓,现在溃败了,长官的威信大打折扣,一群人手上又是枪又是炮的,能憋住了不在长沙城中搞点非法活动吗?
所以,溃军即将到达长沙的消息一传出来,长沙市民就惶惶不安,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园里气氛也很沉重,校长、老师们都怕溃军进校占屋抢掠,伤害到校园里的学生。
于是11月15日,全校师生聚在礼堂里开了个会,会上学监做出部署:为了躲避溃兵,全校师生放弃校园,前往城东五里的阿弥岭避难。
学监嘱咐同学们尽快作出准备,只要一听到号令大家就出发。
在如此紧张的时刻,青年却对学校的部署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留校可保安全,离校反而危险。
为什么这么说?一来,阿弥岭那地方无遮无挡,万一有不长眼的溃兵往那边跑,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在野外遭遇荷枪实弹、情绪还不稳定的兵痞,那场面光想想都让人汗毛直竖。
二来大伙离开学校,留一个空空如也的第一师范,那不成了“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了吗?溃军们不来打劫估计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样一分析,离校是既守不住人、又留不住财,倒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倚靠校园的建筑进行防守。
成功护校,靠的是心理战
最终,校方采纳了的建议,并将组织师生护校的重任交到了他手上,青年会怎样做?
作为一个学生担负全校存亡的重任,也不含糊,先是动员同学们将所有桌椅板凳搬出来,设置壁垒、准备作战,而后组织学生在各个通道处手持木枪站岗,昼夜巡逻警戒。
不久之后,就有零零星星的溃军打一师外面过去了,这些人往校园里一张望,发现大门禁闭,通道内有“持枪警卫”巡逻,哪里还敢招惹,都远远躲开。
后来,又有大股溃军到了长沙城外,是既不进城、也不散去,就在城外瞎转悠,瞧着甭提有多吓人了。
分析这些人的心理:他们刚从战场上吃了败仗下来,肯定是又疲劳、又惊恐,之所以赖在长沙城外头不走,是因为他们拿不准桂军是否已经进城了。
而一旦叫他们发现此时长沙的底细,这帮人非得进城来一套烧一条龙不可。
于是决定主动出击,他组织了一百多个健壮胆大的同学,手持自制的木枪等武器,又从长沙市警察局借来了十几个拿真枪的警察,一群人就跑到长沙城外“阻击”全副武装的溃军去了。
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的第一师范学生志愿军
等溃军进入埋伏圈,先令埋伏在山头的警察齐齐鸣枪,枪声响后,写有“桂”“湘”“粤”等字的灯笼被齐齐点燃,漫山遍野亮起灯火,黑暗中仿佛潜伏着千军万马,令这群溃军一口大气都不敢喘。
又令警察们放了一排枪,学生志愿军们也把爆竹点燃了扔进空油桶里,暗夜里听来,那真是锣鼓喧天、枪炮齐鸣,“战况”激烈得不得了。
过了一会,才叫大伙停止打枪,让几个同学用桂林话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放你们回家!”
这帮溃军的心里早就给弄得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了,一听,嘿,放下武器就能回家,那还打个什么劲?于是纷纷缴械投降。
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放下武器的桂军溃兵
这一战,一共就一百来人、十几条枪,缴获的竟把一师的礼堂都堆满了!
第二天,又找到长沙商会,请他们捐一笔款子作为这些溃兵回家的路费。商会的人本来就怕溃军进城抢劫,现在捐点钱就能把这帮大爷送走,自然是一万个乐意。
就这样,溃兵每人领了几块大洋,高高兴兴地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一场长沙城的大祸消弭于无形。
事后,的同学曾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那不就危险了吗?”
却自信满满地回答说:“败军要是有意劫掠长沙城,当晚必定动手。然而他们却没有,肯定是疲惫心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北归,只能在城外徘徊。所以一给他们回家的门路,这些人必定答应,这是情势使然。”
听听这分析、这定力,一师的老师同学用普鲁士名将毛奇来称呼不过分吧?
周恩来——靠胡子掩护身份
的绰号“毛奇”蕴含着老师、同学们的惊叹褒扬,相比之下,周恩来的绰号“胡公”却听着有点奇怪,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其实,周恩来“胡公”的绰号最开始与“胡”这个姓没多大关系,是根据外貌特征取的。
据当时人回忆,周恩来的胡子长得很快,一个星期不刮,就长得又长又美了。张学良见着周恩来时都忍不住说:“真是个美髯公!”后来周恩来就得了俩绰号——“胡公”和“大美”。
而“胡公”这绰号之所以广为流传,还是在“四一二”后。
当时大肆员,逼得中央一度转移。也因这事,我党认识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周恩来受命成立中央特科。
但这中间却有个难处,咱也知道,周总理相貌比较英俊,位列后人评选的“四大美男”之一,这种资质,回头率本身就高,加上他又曾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大革命时期也很活跃,军官认识周恩来的海了去了。这要是在大街上碰见一两个,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周恩来只好留起胡须,打扮成商贩、传教士等往来各地,有了这把胡子的掩护,周恩来屡次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逃脱。
比如1928年5月,周恩来等人要去苏联参加六大会议,乘坐的邮轮就是日本人运营的,在大连码头上岸时,日本水上警察对着周恩来好一通盘问,周恩来淡定的出示相关证件,说自己是个做古玩生意的商人。日本警察一瞧:嗯,气度非凡,这一看就是个富商嘛!于是就放了行。
几年后,周恩来因为党政工作的需要前往苏区,通过的层层关卡时,这把胡子也起了不少作用。
当时的他穿着一身黑衣,一把大胡子露在外面,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牧师。不光路上躲开了敌人,就连到了苏区之后,很多老百姓一瞧,都以为周恩来是外国来的洋牧师。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离开延安,主席化名“李德胜”意为离开延安必能取得革命胜利,周恩来也就着“胡公”的称呼,给自己取了一个“胡必成”的名字,意思是咱们的革命斗争必然成功。
——是上将,也是“和尚”
讲完了周总理的“胡公”,咱们再说说开国上将,他的绰号叫“和尚”,因为姓许,也有熟人称呼他为“许和尚”。
上将
为啥有这外号呢?这还得从9岁的时候说起。
出生在麻城县许家洼、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新县地界,那里地处河南、湖北两省的大别山区。
据说9岁的时候,被一个少林寺的云游武僧看中,老和尚找到的母亲,说自己要收这个孩子为徒,带回少林学艺。
要搁今天,一个陌生人巴巴跑到人家家里,说要带走人家孩子,让家长拿扫帚打出去都是轻的,搞不好得被扭送公安局。
但那个年月老百姓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所以的母亲只是问老和尚,孩子跟他去了能否吃饱。
听说粗粮能吃饱之后,就忍痛让儿子跟着老和尚去了。
在少林寺学艺八年,确实学了不少真本事。后来家里来信说母亲病重,这一下激起了回乡的念头。
然而想回家可没那么容易,少林寺当时有规矩,弟子要出山门,得凭自己的本事打出去。仗着一身的好武艺,在众多师兄弟的棍棒中,就这么生生打出了少林寺,这才得以返乡。
对于这段经历,许将军自己很少提,倒是与他一样出身少林的钱钧中将说过:“许司令,那武功好着呢,他是靠自己本事打出少林寺的。而我武功太差了,打了几次都没打出去,只好从后山小道溜出去,后来参加了红军。”
回乡之后,遇见当地的地主恶霸欺压良善,失手将其打死,只得离家四处漂泊,一直到1927年参加红军。
此后的革命生涯中,总是冲在战火最集中、最险要的地方,光敢死队就参加了六七次,还有说法是11次,因此得了“专职敢死队长”的别名。
和
而熟悉的人以“许和尚”称呼他,一半是调侃,另一半想必也是对勇武的钦佩。
这些革命先辈的绰号,是他们革命奋斗历程的小小缩影,即便时隔百年,如今再度回想,仍然能感受到当初那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来源:1039听天下微信公众号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语注音及解释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隧洞 suì dòng : 即隧道。
2.蜗行 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3.淤滩 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4.驳船 bó chuán: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5.簇新 cù xīn : 极新;全新。~的大衣。
6.笑涡 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7.喷薄 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8.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
1.阎罗 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2.捷报 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3.血雨腥风 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4.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
1.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长夜。路途~。
2.装饰 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图案。她向来朴素,不爱~。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3.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4.埋没 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
1.苍茫 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2.高傲 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3.海鸥 hǎi ōu : 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
4.飞窜 fēi cuàn :飞逐。
5.蠢笨 chǔn bèn : 笨拙;不灵便的。
6.翡翠 fěi cuì : 一种珍贵的玉石,颜色多样,以绿色最为常见。
7.困乏 kùn fá : 疲乏,疲倦。
8.熄灭 xī miè : 指物体不再燃烧,灯火灭了。
第5课《孔乙己》
1.荤菜 hūn cài : 有肉的菜;有辛味的蔬菜。
2.侍候 shì hòu : 伺候;服侍。
3.绰号 chuò hào : 根据某人身上的此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
4.伤疤 shāng bā : 1.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2.比喻过去的错误、隐私、耻辱等:揭~。
5.哄笑 hōng xiào : 许多人同时大笑(带嘲讽的):他的话引得大家~起来。
6.笔砚 bǐ yàn : 毛笔和砚台;文房四室中的两样。
7.品行 pǐn xíng : 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端正。
8.拖欠 tuō qiàn : 超过期限,长期欠着不归还或不支付:~房租。~工资。
9.附和 fù hè: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和(hè)。
10.恳切 kěn qiè : 形容态度诚恳,心情急切的样子:言辞~。情意~。~地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11.惋惜 wǎn xī : 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大家对他英年早逝深感~。
12.门槛 mén kǎn : 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
13.夹袄 jiá ǎo : 双层的上衣。
14.乱蓬蓬 luàn péng péng : 形容散乱不齐:衣冠不整,头发也~的。~的茅草。
15.唠唠叨叨 láo lao dāo dāo : 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16.不屑置辩 bù xiè zhì biàn : 认为不值得分辩。
第6课《变色龙》
1.筛子shāi zi : 用竹条、铁丝等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细碎的东西漏下去,较粗的成块的留在上面,以达到分选的目的。
2.坎肩 kǎn jiān : 不带袖子的上衣。古时也称半臂,南方多称背心。
3.旗帜 qí zhì : 旗子。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
4.荒唐 huāng táng : 1.(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之言。~无稽。这个想法毫无道理,实在~。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5.洋溢 yáng yì :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6.温情 wēn qíng : 温顺体贴的情意。
7.惦记 diàn jì: 心里牵挂,不能忘记。
8.恐吓 kǒng hè : 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9.径自 jìng zì : 凭自己的意愿行动:他~走了。
10.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11.无缘无故 wú yuán wú gù : 没有一点原因。
12.异想天开 yì xiǎng tiān kāi :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
第7课《溜索》
1.迟疑 chí yí : 犹豫不决。
2.盘桓 pán huán : 徘徊;逗留住宿。
3.涓涓 juān juān : 形容水流细微而缓慢地流动着。
4.探视 tàn shì : 查看;窥视。
5.俯身 fǔ shēn : 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
6.扭绞 niǔ jiǎo : 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
7.顷刻 qǐng kè : 一会儿。
8.寻思 xún si : 琢磨,心里琢磨。
9.千钧之力 qiān jūn zhī lì : 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10.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1.拳打脚踢 quán dǎ jiǎo tī : 用拳打,用脚踢。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1.烟囱 yān cōng : 建造在屋顶上的竖立构筑物,包括建造在屋内的排除烟难闻的烟气或气体的一个或几个烟道;尤指其伸出屋顶的部分。
2.招架 zhāo jià : 抵挡;承受。
3.驾驭 jià yù : 比喻掌握控制;支配
4.熏陶 xūn táo :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5.隐匿 yǐn nì : 隐瞒;隐藏。
6.憋闷 biē men : 指心里烦闷
7.掂量 diān liang : 思考事情可行性、话语深意等。
diān liáng:〈动〉1.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8.礼聘 lǐ pìn : 以尊敬的方式聘请。
9.一气呵成 yī qì hē chéng : 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10.不知好歹 bù zhī hǎo dǎi : 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11.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 : 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也说着(zhuó)手成春。
12.两肋插刀 liǎng lèi chā dāo : 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13.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4.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 : 泛指家庭的乐趣。
15.望眼欲穿 wàng yǎn yù chuān : 形容盼望殷切。
第13课《短文两篇》
1.怡情 yí qíng : 使心情愉快。
2.练达 liàn dá : 干练通达。
3.枝节 zhī jié : 指植物的枝和节;比喻有关的但次要、琐细的事情。
4.统筹 tǒng chóu : 意思是通盘筹划
5.藻饰 zǎo shì : 修饰(多指文章):词句朴实无华,不重~。
6.狡黠 jiǎo xiá : 狡猾;诡诈。
7.诘难 jié nàn : 诘问,为难
8.涉猎 shè liè : 1.粗略地阅读:有的书必须精读,有的只要稍加~即可。2.接触;涉及:学生生活是作家们较少~的领域。
9.聪颖 cōng yǐng : 聪明敏锐
10.滞碍 zhì ài : 不通畅。
11.要诀 yào jué : 关键的窍门。
12.劝诫 quàn jiè : 劝告人们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13.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寻章摘句 xún zhāng zhāi jù :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15.味同嚼蜡 wèi tóng jiáo là :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16.诸如此类 zhū rú cǐ lèi : 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17.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18.狂妄自大 kuáng wàng zì dà : 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19.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 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读书总有好处。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1.意境 yì jìng : 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惆怅 chóu chàng : 伤感,失意
3.真挚 zhēn zhì : 真诚恳切。
4.渲染 xuàn rǎn : 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5.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 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6.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这里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7.朝朝暮暮 zhāo zhāo mù mù :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8.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第15课《无言之美》
1.意蕴 yì yùn : 所包含的意思。
2.附丽 fù lì : 附着,依附。
3.姑且 gū qiě : 用于暂时的目的和满足暂时的需要。
4.笼统 lǒng tǒng : 宽泛不具体;不明确。
5.蛾眉é méi :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6.寂寥 jì liáo : 寂静;无人陪伴的,独自一人的。
7.谚语 yàn yǔ :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8.铢两悉称 zhū liǎng xī chèn :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9.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0.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 :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1.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2.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3.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1.歌谣 gē yáo : 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2.契合 qì hé : 投合,意气相投。
3.旷远 kuàng yuǎn : 广阔辽远。
4.海啸 hǎi xiào : 海水的一种剧烈波动,起因于海底地震或风暴,常殃及陆地。
5.苟安 gǒu ān : 苟且偷安。
6.拘泥 jū nì : 固执,不知变通。
第17课《屈原》
1.咆哮 páo xiào : 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 guǐ jué : 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 shòu xuē : 形容非常瘦。
4.鞠躬 jū gōng : 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 shōu lǎn: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fēi nàn : 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 pì nì :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 wū huì : 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 xī lì : 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 jǐng yǎng : 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 nüè dài : 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 léi ting : 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 huá zhòng qǔ chǒng :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第18课《天下第一楼》
1.鼎盛 dǐng shèng : 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2.幌子 huǎng zi : 俗称酒帘。古代酒店以其容易引人注目,故用为招牌,以招揽顾客。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3.侦缉 zhēn jī : 侦查缉捕:~队。~盗匪。
4.怯懦 qiè nuò : 胆小懦弱:生性~。
5.忌讳 jì huì : 1.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过年过节~说不吉利的话。2.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在学习上,最~的是有始无终。
6.拾掇 shí duo : 整理;收拾。
7.捣蛋 dǎo dàn : 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8.凄惨 qī cǎn : 凄凉悲惨。
9.雕梁画栋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10.赫赫扬扬 hè hè yáng yang : 显赫的样子。
11.咬牙跺脚 yǎo yá duò jiǎo : 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12.另请高明 lìng qǐng gāo míng :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13.骂骂咧咧 mà ma liē liē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第19课《枣儿》
1.威严 wēi yán : 1.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神色~。~的仪仗队。2.威风和尊严:他摆出了尊长的~。
2.蓦然 mò rán : 忽然;猛然。
3.囫囵 hú lún : 完整,整个儿的。
4.钢盔 gāng kuī : 钢制的头盔。
5.凝视 níng shì : 不眨眼地看。
6.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 yǔ : 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7.蹑手蹑脚 niè shǒu niè jiǎo :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8.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绰号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篮球世界也不例外。出来行走江湖,许多球星都有属于自己的知名绰号。在中国篮球的范围里,又有哪些球星的经典绰号令人难忘又或者是传神生动呢?
在本文之中,笔者将稍加整理,综合盘点出TOP20之列,以供参考。当然,受篇幅所限,若有商榷或遗珠之选,欢迎诸位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二十、丁彦雨航(四字外援)
作为本土锋线球员,当外界愿意用外援级别的接管比赛能力来形容他时,足以证明这一位球员在CBA赛场有多猛,有多令人垂涎。只可惜,伤病猛于虎,曾经MVP级别的选手丁彦雨航已经缺战多时,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据悉,丁彦雨航将会在下赛季复出,广大球迷可谓是久等。
十九、沈梓捷(大鸟)
沈梓捷拥有一双过人的长臂,频频暴扣与封盖成功的表现,总是能让球迷对他出色的的身体素质印象深刻,展开双臂空中作业如大鹏展翅。从球风上看,看沈梓捷打球,笔者总会想到从前球风火爆的NBA人气角色克里斯-安德森,而他的绰号是鸟人。
十八、张云松(拼命三郎)
张云松,北京首钢队魂级的人物,巅峰时也是全国一流的后卫,北京队第一件退役球衣的主人。张云松的打球韧性足、中远投准确、防守强悍,是国内3D球员的优秀代表,享有【拼命三郎】的美名。
十七、赵继伟(鞍山保罗)
鞍山是赵继伟的家乡,保罗是赵继伟在球风上比较接近的NBA球星,3号则是两人在俱乐部里的共同号码。因为如上原因,赵继伟得名为【鞍山保罗】。
十六、丁锦辉(斗牛犬)
斗牛犬以以凶猛和侵略性见长,在篮球世界中多用于形容作风顽强、防守硬朗、每球必争的悍将。昔日的国手丁锦辉,享有这一绰号,而帮他起绰号的人则是时任中国男篮主帅邓华德。
十五、张勇军(歪把子机枪)
作为昔日国手,张勇军的三分神射,远投能力出色,个人射姿比较奇特,支撑臂的扭曲程度大,但准星依然惊人。因为标志性的投篮姿势与经典的歪把子机枪有点相似,张勇军因此得到相关绰号。
十四、易立(排骨飞人)
易立是江苏篮球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男篮在实战扣将方面的代表人物,个人弹跳能力出色、战斧劈扣美感十足,体格相对瘦削,人送外号【排骨飞人】。
十三、韩德君(功夫熊猫)
提到中国篮坛长相和体态憨厚讨喜的球员,韩德君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因为形象的缘故,韩德君被外界戏称为【功夫熊猫】。
十二、郭艾伦(大侄子)
郭艾伦,国家队主力控卫,辽宁队大佬;郭士强,国家队前主力控卫,辽宁队名宿,两人乃叔侄关系。于是乎,郭艾伦自出道成名不久,便广被外界以【大侄子】称呼。
十一、周琦(大魔王)
提到名头最响亮、听上去最可怕的球员绰号,当属周琦那驰名已久的【大魔王】。自当年在国青队轰出过41分28篮板15盖帽的恐怖数据以来,该名号一直陪伴周琦前行。
说实话,这种名号放同代的篮球员身上都不太好使,都很容易反向成为“一吹顶十黑”的绰号代表。但愿出走CBA的周琦,在未来日子还可以继续成长,受到魔王护持。
十、孙悦(大圣)
在职业生涯之中,孙悦曾经因为球队与联盟的纠纷以及球队与个人的关系,两度被压在五指山下,当打之年无球可打,这一年和历经磨难后起飞的斗战胜佛有相似之处。
此外,由于姓孙,外加球风有腾云驾雾之感,个人长期也是以飞天遁地的追身封盖能力为最大标签,【大圣】之名随之而来。要是对手在反击中自以为得手,却没有察觉到孙悦已经跟上来了,那就只能祝你平安,喔祝你平安!
九、李楠(小李飞刀)
三分极其精准、关键时刻毫不手软、篮球层面以外的战斗力也相当之强悍,可以说【小李飞刀】这个雅号对于李楠来说,真的是起得十分传神。
八、朱芳雨(三分雨)
如果说李楠的三分是精准打击、刀刀致命的飞魄魂针,那么朱芳雨的三分更接近于无差别轰炸的狂风骤雨。因为三分能力极其出色,球迷皆以【三分雨】盛赞朱芳雨。顺带一提,在早期和杜锋支撑广东队的时候,两人被外界合称为【风雨】二人组。
再稍作补充,和李楠一样,除了擅长三分之外,朱芳雨的武力值也是相当之高的。与李楠对波多黎各时轰出的巅峰军体拳相比,朱芳雨在对巴西时展示的朱八组合拳威力不遑多让。
七、巩晓彬(逍遥王)
实力强悍、能里能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球风飘逸,巩晓彬既是中国男篮早期的偶像派人气巨星,也是实力派国手和CBA名宿。天生我材任逍遥,如此榜单怎么少得了巩晓彬。
六、易建联(太空易)
荣誉而论,易建联是CBA的第一人;实力而论,易建联是较受公认的中国男篮第二人。作为在中国篮球史上地位超然的巨星,易建联也拥有相当多版本的【绰号】,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太空易】。
作为七尺长人,易建联的弹跳能力在黄种人里极其出色,在空中作战的实战扣篮镜头不少,哪怕在NBA也留下了许多起飞暴扣的镜头,FIBA赛场和CBA更不在话下。因为球风的特性,易建联在早期赢得了【太空易】的名号。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易建联技术的打磨成熟,现在已经很少人叫他【太空易】了,广东球迷现在似乎更喜欢用【荔枝佬】称呼阿联,皆因阿联有一张休养期间在摘荔枝的照片走红。
五、孙军(虎王)
孙军,CBA传奇巨星之一,吉林男篮的领军人物,得分爆发力之强在CBA少有本土球员能与之匹敌。由于孙军整个职业生涯均在吉林东北虎篮球俱乐部,绰号为【虎王】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胡卫东(中国乔丹)
胡卫东,中国篮球史上的第一分卫,年过30仍能收到NBA邀约合同的中国球员。进攻凌厉、远投出色之外,胡卫东的身体素质放黄种人后卫里相当劲爆,无论弹速还是弹跳高度都相当之出色。在任何比赛中,面对任何水准的防守者,胡卫东都能轻松完成舒展飘逸的扣篮,人送外号【中国乔丹】。
三、王治郅(追风少年)
作为第一位登陆NBA赛场的中国球手,王治郅在年少时展现的灵性与潜力可以说是令当时的球迷眼前一亮。许多年轻一点的球迷看到王治郅的时候,他已经是从NBA回来、个人技术出色、经验丰富的准老将甚至是老将阶段的版本了。
要知道,年少时的王治郅在速度上放长人里是很拔尖的,一个人把球迷对国内顶级内线的动作速率提高了一截,观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巨塔型中国内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治郅出道不久后便博得了【追风少年】的雅号。
二、刘玉栋(战神)
到底是怎么样的男人才在篮球范围里配得上【战神】的名号,那必定是铁骨铮铮的硬汉球员,与此同时也是在赛场上能把一夫当关之勇演绎到极致的男人。
战神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全盛时期的刘玉栋在CBA赛场可以说是BUG级别的存在,一手中投近乎无解,哪怕是状元级NBA新人姚明都没有压制刘玉栋的能力。在职业生涯之中,刘玉栋以图腾人物的身份带领八一拿下八次CBA总冠军,被评为CBA联赛前十年的最佳球员。
一、姚明(小巨人)
在职业生涯之中,姚明流传度最高的绰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巨人】。当年在上海横空出世之后,外界便以【小巨人】称呼这一位未来会成为中国篮球史上最杰出球员的新星。遥想当初,巨人二字,是形容姚明的伟岸的身材;加上小作为前缀,则代表着大家对在成长中的他的高度期望。
我国诗人灿若星辰,
有的诗人有许多别号或别称,
今天,诗词君就来盘点下诗人的别号和别称。
别称诗仙:李白李白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浪漫、潇洒、飘逸,不止他的作品,整个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据说,李白当年初进长安,即拜访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据说贺读完后惊叹不已,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称他为“谪仙”。从此,他的诗名大振,誉满京华。所以,想必李白“诗仙”的别称就是开始于此吧。
诗圣: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的就是李白的小迷弟杜甫啦,如果说李白是天上的仙人,那杜甫就是凡间的圣人。杜甫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心系天下苍生。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因为杜甫的作品总是以小见大,反映现实。读他的“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状和百姓生活。
凡是圣人者,大多都是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而杜甫正是如此,所以他被称为“诗圣”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凭杜甫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当得起“圣”这一字眼。
诗魔:白居易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白居易被叫做“诗魔”,跟他的刻苦和对艺术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据说白居易一生极其爱好诗文,每天都会朗诵和抄写诗文,一般都是从早上开始直到晚上,长此以往,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他甚至还写过一句诗用来自嘲,“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对艺术如此的疯狂和痴迷,就把“诗魔”这个称号颁给他。
诗佛:王维王维,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王维是信奉佛教的,而佛教的思想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生活总是蕴含着禅意理趣,显得宁静安详。“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多么远离尘嚣、清净幽寂的画面啊!总之,佛教世界观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显著的,才会形成这种超脱尘俗、追求空寂的境界。
诗骨:陈子昂陈子昂作为初唐的代表诗人,致力于推动诗新,改变六朝以来风格艳俗又孱弱的诗词风格。从他的诗文中可以读出激昂之情、潇洒之气,总之就是苍劲有力、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所以他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可以说是个少年天才,从小就聪慧好学,被赞为神童。虽然英年早逝,但也留下不少作品,尤其是名扬千古的《滕王阁序》。只此一篇,就足以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了。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不仅世人赞叹,连王勃自己都觉得写得太好了,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鬼:李贺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想象非常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而且笔下常用险韵奇字,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等等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语,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
他的诗作有很多神仙鬼魅的题材,比如说“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读来只觉得清冷森寒,令人毛骨悚然。有这么多对鬼魅仙域的描绘,也是后人称他为“诗鬼”的重要原因。
诗囚:孟郊所谓“囚”就是困在牢笼中的意思,孟郊为了作诗,让自己好像戴着镣铐一样受到束缚,不是“囚”又是什么呢?
孟郊是有名的苦吟诗人,所谓“苦吟”,就是为了获得更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反复琢磨诗句的音律、对偶和用词。而且孟郊的作品,也多写一些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所以被称为“诗囚”。
诗奴:贾岛贾岛的“奴”和孟郊的“囚”,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人都是有名的苦吟诗人,并称为“郊寒岛瘦”。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纠结于每个字词的仔细推敲,所以被称为“诗奴”。就连“推敲”这一词,也正是来源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当时贾岛吟成这首诗后,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改为“敲”,可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就在“敲”和“推”之间反复纠结。直到遇见韩愈,才最终确定为“僧敲月下门”。由此可见,苦吟诗人作诗,可真的是“煞费苦心”啊!
别号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蝶庵居士——张 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代称张三影:张先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了出‘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
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尚书:宋祁北宋词人宋祁有一首《玉楼春·春景》,将春景写活了,其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当时之人因此称宋祁为“红杏尚书”。
贺梅子:贺铸宋代词人贺铸,字方回,他有一首名作《青玉案》,其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的佳句,连用三个意象,化抽象无形的情思为具体形象,被称为贺梅子。
郑鹧鸪:郑谷晚唐诗人郑谷外号“郑鹧鸪”。这个名号源于他的名作《鹧鸪》诗。
崔鸳鸯:崔珏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诗家天子:王昌龄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而被称为“诗家天子”。宋·刘克庄:唐人《琉璃堂图》以昌龄为诗天子。
寒酸孟夫子:孟郊唐代诗人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孟夫子”。
长爪郎:李贺唐代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细瘦,通忧虑,长指爪。”
杜紫薇:杜牧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唐代诗人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们称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唐代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自称“五言长城”。
米颠:米芾北宋书画家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贺鬼头:贺铸宋代词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梅河豚:梅尧臣宋代诗人梅尧臣,以《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而得名“梅河豚”。
鲍孤雁:鲍当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此名。
张孤雁:张炎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谢逸北宋诗人谢逸,吟咏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袁白燕:袁凯元末明初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他为“袁白燕”。
祁鱼虾:祁珊洲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渔洋称为“祁鱼虾”。
在梁山中有一个专门负责搜集情报的好汉,此人就是戴宗,绰号神行太保。传说他有一个非常牛的技能,那就是夜行五百,昼行八百的飞毛腿。据说每一次在他执行任务前,必然会在腿部装上甲马,用完之后立马烧掉,这个甲马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今天就让小编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戴宗,在梁山位列三十六天罡之内,是宋江的嫡系心腹。他绰号神行太保,就是因为他的神行术,不仅在梁山,就算是在大宋国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时期,可谓是开挂的节奏。在原著中,描述戴宗的神行甲马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书中只是简略的阐述其用灵符贴在腿上,然后焚烧纸钱,祭拜一番就可以出发了,等到了目的地,再把灵符揭下来就地焚毁,祷告后还给神灵,就算大功告成。然而这明显就不符合自然规律,那么戴宗的神行甲马到底是什么呢?它会不会是一种走路的辅助工具?小编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对甲马的真实构造和材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以下三种可能。
1.木质滑轮(10%的可能)
众所周知,现代旱冰场上的轮滑鞋,完全可以代替走路,甚至要比走路更加的快捷与省力。利用几个小轮子,大大了减少了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轻松的胜任远距离跋涉任务。在我国古代神话体系中,最早使用这种轮滑的估计也就是哪吒了,可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回到现实,戴宗的甲马如果是这种轮滑鞋,所用的轮子材质也必然是木头。可是有一个问题是难以克服的,那就是在古代,虽然在繁华的大城市道路很平坦,但像戴宗这样跋山涉水,崎岖的道路是不可能用轮滑的,所以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
2.腿部外骨骼(10%的可能)
腿部外骨骼已经发明了20多年,曾经专门是为野战军人和病人,准备的一项运动利器。其工作原理就是用人体外安设的装备,模仿人类骨骼力量的变化,使人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甚至使士兵在战场上能够有很大的几率存活。戴宗的甲马如果真是这种东西,那么也符合对他日行八百的描述。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这种技术直到现代才被发明,别说在几百年前的北宋了。再进一步说,即使戴宗超越了当时人类的极限,发明了这种东西,他也绝对不会舍得将其烧毁的,所以这种外部骨骼,是没有多大可能成为甲马的。
3.弹簧高跷(80%的可能)
弹簧高跷又叫飞毛腿弹跳器,它的原理很简单,是根据弹簧的形变压缩,然后利用反作用力将人弹起,重力与反作用力的运用,让人类的活动更快,跳跃的更高。据统计,踩着这种高跷奔跑,平均正常人每小时的时速可达到20到30公里。我们可以算一下,30公里相当于现在的60里,白天总共有12个小时,如果戴宗接到了一个紧急的任务,他踩着这种高跷奔跑12个小时,一天下来就是720里,这跟日行800里,绝对不差多少。
何况戴宗长期奔跑,肯定是身体素质异于常人,这也能让他的速度更快,甚至还可以将挤出来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进食。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弹簧高跷,多数都是纳米材料的新科技材质,而古代是没有这种材质的。但是古代却有一种替代品,那就是竹子,竹子的弹性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完美的。虽然竹子弹性很好,可是耐磨性很差,所以在跑完一天的行程后,便磨损得不成样子了,这就是戴宗将其烧掉的原因。
戴宗根据自己长期奔跑的经验,会选用一些耐磨耐用的竹子,供其长期使用。而烧毁甲马其实就是为了蒙蔽他人,毕竟这种手艺是不能示人的,倘若旁人看了竹高跷后,都会制作这种神器,那么戴院长的饭碗也就不保了。换句话说,这也是戴宗故弄玄虚的花样,就像街边卖大力丸的,有谁知道胸口碎大石的戏法,其实连一个孩子都能做到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