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天下无贼导演组成员名单 天下无贼导演组

发布时间:2024-04-24 18:05:06作者:误到人间来源:用户分享

天下无贼导演组成员名单 天下无贼导演组

本文目录一览:

13年前的冯氏喜剧,「天下无贼」上映13周年

影片:[天下无贼]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林黎胜、张家鲁、冯小刚

主演: 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李冰冰、葛优

类型: 剧情、动作、犯罪

上映日期: 2004.12.06(上海首映)

纪念原因:影片上映13周年

[天下无贼],既有冯氏喜剧的标签,正统意味的语言在不合拍的环境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也有冯导新的尝试:启用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原来熟悉的京片子没了,贼公贼婆也要从善啦、升华啦……让大家稍觉陌生。

怎么会想到讲这样一个故事?看看他的作品序列,之前是[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碗]、最严肃的只是[手机]。

据说,原故事最打动导演的是一对狼保护一只羊,弃恶从善。

他说,善良的天性、对弱者的同情心,人际关系的美好向往,亘古不变吧,大家都愿意看到这些。

恶贼从善,动机何在?

[天下无贼]剧本改编自同名小说。

在原小说里,“贼头”王薄和王丽一路保护傻根平安到家之后就不了了之,并没有交代结局。

冯小刚从剧本里,看出点儿别的意思——

“一对坏人呵护一个好人的梦想,然后当坏人弃恶从善的时候,他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是最有价值,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所以,电影加入了王薄和王丽为从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情节。

冯导这么自顾自筹备者,弄出来的故事,却一直通不过审查这一关:

电影以贼做主角,这可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

后来,冯小刚请出了老友王朔,朔爷扫了一遍,说: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

▲这就容易理解了——给下一代留下希望;再加上布达拉宫朝圣的段落,格调一下就拔高了

众星捧月

[天下无贼]之前,冯小刚贺岁片标配一直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冯女郎。

而这部影片中,葛大爷成了绿叶;

公布主角——贼公、贼婆是刘德华、刘若英出演时,可是不叫好:俩人一偶像气质、一文艺范儿,哪里像贼?

这也正中导演下怀:我要拍的贼,你在生活中看来完全不像。

▲“我相信将来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王薄和王丽的第一个眼神,首先想到的不会是刘德华或者刘若英,而是一个贼!”

刘德华演的王薄,相信命运这回事,他深信自己改变不了。

就像王薄说的:你(王丽)就是一母狼,我(王薄)就是一公狼,这案翻不了啦。

给演员说戏时,冯导是这么开导华仔的:

就说你吧,全世界都觉得你是偶像,不是实力派,就算你用尽时间去改变别人的印象,这也很难啊。

说的刘德华心有戚戚,再转念一想:自己还真跟角色差不多啊——都认命。

后来,演出来的确没有违和感,陈可辛看完后,更是盛赞: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中国香港演员回中国内地拍戏,可以将自己的Tempo(节奏)调节到和中国内地演员一样。

除了主演之外,范伟、冯远征出场不多,但绝对是彩蛋般的存在。

两人饰演劫匪的打劫戏,完全是自由发挥,即兴表演。

▲冯远征一上来就放大招:又是尖声细语、又是兰花指,整个一娘娘腔,好不抢戏

▲范老师更是接的漂亮,结结巴巴地说出我我要劫劫个色

后来,这段戏简直跳脱出电影,成了经典段子。

不过,要说谁在[天下无贼]里最放光,王宝强排第二,恐怕没人能排第一。

当时王宝强口音比较重,考虑到这一点,导演特意把傻根的家乡设定在河北,让王宝强在戏里说家乡话。

导演对宝强必是真爱了,不过,这可害苦了刘天王——整个拍摄过程,王宝强说什么,他是一句没听懂。

▲而王宝强近乎本色的表演,让傻根成为电影中,最与众不同的亮点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冯导就门儿清:要红,这戏就红王宝强一个。

13年前的冯氏喜剧,「天下无贼」上映13周年

影片:[天下无贼]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林黎胜、张家鲁、冯小刚

主演: 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李冰冰、葛优

类型: 剧情、动作、犯罪

上映日期: 2004.12.06(上海首映)

纪念原因:影片上映13周年

[天下无贼],既有冯氏喜剧的标签,正统意味的语言在不合拍的环境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也有冯导新的尝试:启用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原来熟悉的京片子没了,贼公贼婆也要从善啦、升华啦……让大家稍觉陌生。

怎么会想到讲这样一个故事?看看他的作品序列,之前是[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碗]、最严肃的只是[手机]。

据说,原故事最打动导演的是一对狼保护一只羊,弃恶从善。

他说,善良的天性、对弱者的同情心,人际关系的美好向往,亘古不变吧,大家都愿意看到这些。

恶贼从善,动机何在?

[天下无贼]剧本改编自同名小说。

在原小说里,“贼头”王薄和王丽一路保护傻根平安到家之后就不了了之,并没有交代结局。

冯小刚从剧本里,看出点儿别的意思——

“一对坏人呵护一个好人的梦想,然后当坏人弃恶从善的时候,他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是最有价值,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所以,电影加入了王薄和王丽为从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情节。

冯导这么自顾自筹备者,弄出来的故事,却一直通不过审查这一关:

电影以贼做主角,这可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

后来,冯小刚请出了老友王朔,朔爷扫了一遍,说: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

▲这就容易理解了——给下一代留下希望;再加上布达拉宫朝圣的段落,格调一下就拔高了

众星捧月

[天下无贼]之前,冯小刚贺岁片标配一直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冯女郎。

而这部影片中,葛大爷成了绿叶;

公布主角——贼公、贼婆是刘德华、刘若英出演时,可是不叫好:俩人一偶像气质、一文艺范儿,哪里像贼?

这也正中导演下怀:我要拍的贼,你在生活中看来完全不像。

▲“我相信将来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王薄和王丽的第一个眼神,首先想到的不会是刘德华或者刘若英,而是一个贼!”

刘德华演的王薄,相信命运这回事,他深信自己改变不了。

就像王薄说的:你(王丽)就是一母狼,我(王薄)就是一公狼,这案翻不了啦。

给演员说戏时,冯导是这么开导华仔的:

就说你吧,全世界都觉得你是偶像,不是实力派,就算你用尽时间去改变别人的印象,这也很难啊。

说的刘德华心有戚戚,再转念一想:自己还真跟角色差不多啊——都认命。

后来,演出来的确没有违和感,陈可辛看完后,更是盛赞: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中国香港演员回中国内地拍戏,可以将自己的Tempo(节奏)调节到和中国内地演员一样。

除了主演之外,范伟、冯远征出场不多,但绝对是彩蛋般的存在。

两人饰演劫匪的打劫戏,完全是自由发挥,即兴表演。

▲冯远征一上来就放大招:又是尖声细语、又是兰花指,整个一娘娘腔,好不抢戏

▲范老师更是接的漂亮,结结巴巴地说出我我要劫劫个色

后来,这段戏简直跳脱出电影,成了经典段子。

不过,要说谁在[天下无贼]里最放光,王宝强排第二,恐怕没人能排第一。

当时王宝强口音比较重,考虑到这一点,导演特意把傻根的家乡设定在河北,让王宝强在戏里说家乡话。

导演对宝强必是真爱了,不过,这可害苦了刘天王——整个拍摄过程,王宝强说什么,他是一句没听懂。

▲而王宝强近乎本色的表演,让傻根成为电影中,最与众不同的亮点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冯导就门儿清:要红,这戏就红王宝强一个。

13年前的冯氏喜剧,「天下无贼」上映13周年

影片:[天下无贼]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林黎胜、张家鲁、冯小刚

主演: 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李冰冰、葛优

类型: 剧情、动作、犯罪

上映日期: 2004.12.06(上海首映)

纪念原因:影片上映13周年

[天下无贼],既有冯氏喜剧的标签,正统意味的语言在不合拍的环境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也有冯导新的尝试:启用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原来熟悉的京片子没了,贼公贼婆也要从善啦、升华啦……让大家稍觉陌生。

怎么会想到讲这样一个故事?看看他的作品序列,之前是[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碗]、最严肃的只是[手机]。

据说,原故事最打动导演的是一对狼保护一只羊,弃恶从善。

他说,善良的天性、对弱者的同情心,人际关系的美好向往,亘古不变吧,大家都愿意看到这些。

恶贼从善,动机何在?

[天下无贼]剧本改编自同名小说。

在原小说里,“贼头”王薄和王丽一路保护傻根平安到家之后就不了了之,并没有交代结局。

冯小刚从剧本里,看出点儿别的意思——

“一对坏人呵护一个好人的梦想,然后当坏人弃恶从善的时候,他们付出了很大代价,是最有价值,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所以,电影加入了王薄和王丽为从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情节。

冯导这么自顾自筹备者,弄出来的故事,却一直通不过审查这一关:

电影以贼做主角,这可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

后来,冯小刚请出了老友王朔,朔爷扫了一遍,说: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

▲这就容易理解了——给下一代留下希望;再加上布达拉宫朝圣的段落,格调一下就拔高了

众星捧月

[天下无贼]之前,冯小刚贺岁片标配一直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冯女郎。

而这部影片中,葛大爷成了绿叶;

公布主角——贼公、贼婆是刘德华、刘若英出演时,可是不叫好:俩人一偶像气质、一文艺范儿,哪里像贼?

这也正中导演下怀:我要拍的贼,你在生活中看来完全不像。

▲“我相信将来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王薄和王丽的第一个眼神,首先想到的不会是刘德华或者刘若英,而是一个贼!”

刘德华演的王薄,相信命运这回事,他深信自己改变不了。

就像王薄说的:你(王丽)就是一母狼,我(王薄)就是一公狼,这案翻不了啦。

给演员说戏时,冯导是这么开导华仔的:

就说你吧,全世界都觉得你是偶像,不是实力派,就算你用尽时间去改变别人的印象,这也很难啊。

说的刘德华心有戚戚,再转念一想:自己还真跟角色差不多啊——都认命。

后来,演出来的确没有违和感,陈可辛看完后,更是盛赞: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中国香港演员回中国内地拍戏,可以将自己的Tempo(节奏)调节到和中国内地演员一样。

除了主演之外,范伟、冯远征出场不多,但绝对是彩蛋般的存在。

两人饰演劫匪的打劫戏,完全是自由发挥,即兴表演。

▲冯远征一上来就放大招:又是尖声细语、又是兰花指,整个一娘娘腔,好不抢戏

▲范老师更是接的漂亮,结结巴巴地说出我我要劫劫个色

后来,这段戏简直跳脱出电影,成了经典段子。

不过,要说谁在[天下无贼]里最放光,王宝强排第二,恐怕没人能排第一。

当时王宝强口音比较重,考虑到这一点,导演特意把傻根的家乡设定在河北,让王宝强在戏里说家乡话。

导演对宝强必是真爱了,不过,这可害苦了刘天王——整个拍摄过程,王宝强说什么,他是一句没听懂。

▲而王宝强近乎本色的表演,让傻根成为电影中,最与众不同的亮点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冯导就门儿清:要红,这戏就红王宝强一个。

影片《天下无贼》导演的创作风格

驶向灵魂的火车

——评影片《天下无贼》导演的创作风格

如果说《手机》是一竿子插到生活里的话,《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打一巴掌揉三揉,对人性和生活都充满了善意,甚至有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冯小刚

影片《天下无贼》表现的是一个有情有义、浪子回头的故事,是人性中善与恶的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心灵深处沉睡的良知被唤醒,并以血的代价寻找心灵家园的一次长途跋涉,试一次重建人类尊严的艰苦旅行。与冯小刚导演以往影片的幽默与诙谐风格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的风格趋于悲凉和虚无。

一、他人即天堂,他人即地狱

《天下无贼》的一种基调是人性的“悲凉”。有时电影可以作为一种麻醉和止疼的良药。“如果说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一个干净的世界,那我就没有任何必要去拍这部电影。因为观众看电影是去买醉的,他花钱在电影院里待这一个多小时,就像喝了一杯酒,有点让你晕乎的麻药,有点快感。因此我也可以说,这部电影不治病,它是一针麻药,它仅仅止疼,不解决任何问题。”冯小刚这样谦虚的话语里,透露出的是一种心底的凉意、一种同情、一种悲悯情怀。

影片中刘德华饰演的王薄这一人物形象,极好地阐释了导演抒发的这种情怀。虽然王薄表面看起来潇洒狂放,但内心已对现实世界失去了希望。他做了一场又一场的秀,帮傻根圆“天下无贼”的梦,但实际上呢?天下还是有贼的,他骗过了傻根,但他骗不了自己,所以他的语言冷峻尖锐,说明了他对现实的失望。 这部影片有喜剧成分,但更多的是经过反思之后体会到的那种悲凉之感。导演的悲悯与同情,是对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关注。傻根无疑是这类人群的代表,影片里到处是贼,而淳朴憨厚的傻根却始终愿意相信“天下无贼”。这是一个多么易碎的好梦,一个多么容易破灭的理想。应该说,傻根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下无贼》的另一种基调便是理想的“虚无”。“天下无贼”不仅是傻根的一句梦话,同样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一种理想。在这次艰难的旅途中,痴人说梦的愿望最终改变了两个盗贼——王薄和王丽,重新作出了他们的人生抉择。也许只有让他们付出那样惨痛的代价,才能唤醒沉睡的人们。你可以不相信“天下无贼”,但你却不能够怀疑善良和真诚的力量。

同样的虚无色彩也表现在故事背景上,那是一片高原,是行走很久都没有人烟、有狼会在夜幕里出现、有宗教精神支撑人类生存的荒芜所在。但冯小刚将其中发生的故事处理地很实在:一个农民、一对情侣(其中一个是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一伙贼、六万块钱、一列火车。冯小刚懂得把握住其中关键的那部分,一个空间的边缘、一个人性的边缘。高原上奔驰的那列火车就像一个空中楼阁,映射着凡世的热闹,又充满出世的可能。

生活的现实与美好、小人物的辛酸与尊严、爱情的坚贞与脆弱,还有理想的卑微与伟大,这一切在列车驶向心灵家园的途中渐趋丰盈和美丽。善良的人性和虔诚的信仰又被救赎,重新筑起良知与尊严的乌托邦大厦。

导演用两种悖反的手法,展现了人性中的种种侧面。从中心走向边缘,又从边缘回到了现实,一次跋涉和旅行实际上是人生的整个过程。影片关注的不只是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更重要的是纯洁的人性、虔诚的信仰、自由的情感和简单的心境。

点评

这篇影评的构思、立意、结构、行文,对人物的理解、对主题的把握,都有令人称道的地方。作为一部贺岁类型片,电影《天下无贼》中有很多戏剧元素。然而,作者却敏锐地从影片中发现了“悲凉”和“虚无”,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来阐释电影,从而摆脱了简单的善恶评判,由此看到了电影主题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影评的题目“驶向灵魂的火车”,从电影中的主要道具火车出发,联系探讨人类灵魂的主题,十分贴切。在影评首段,作者用简短的篇幅,总结了故事,凸显了主题,而且紧扣中间部分“悲凉”和“虚无”两个分论点:“影片《天下无贼》表现的一个有情有义、浪子回头的故事,是人性中善与恶的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心灵深处沉睡的良知被唤醒,并以血的代价寻找心灵家园的一次长途跋涉,是一次重建人类尊严的艰苦旅行。与冯小刚导演以往影片的幽默与诙谐风格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的风格趋于悲凉和虚无。”这种好的开头,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这篇影评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对于两个分论点,作者也在结尾提及,“导演用两种悖反的手法,展现了人性的种种侧面”。但是,什么事悖反呢?在电影中是如何运用的呢?作者的理解显然还是不够的。所谓悖反,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相互对立的方面,从而形成事物本身的自相矛盾的存在状态。在影评的中间部分,作者分析了人性的悲凉和理想的虚无,但是,却没有分析其中的悖反。如果我们将这个分析角度改为“理想的虚无与坚守、人性的悲凉与拯救”,则能够从其中的悖反分析出来。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和电影市场美学规范的限制,《天下无贼》这部电影在表达人性深度的时候,也有一些比较牵强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写影评时应该注意的,要客观分析,不溢美、不隐恶,更不能人为拔高。

《天下无贼》是一部佛系电影,傻根就是那个佛!

《天下无贼》是导演冯小刚于2004年底推出的贺岁片,毫无例外,这部影片也继承了贺岁片的几大特点:喜剧性、话题性、品牌性。影片讲述了一对小偷夫妇“王薄、王丽”为了保护农民工“傻根”和另一伙以“黎叔”为领导的小偷团队展开交锋的故事。

《天下无贼》用短短的一百分钟,使故事主人公完成了从恶到至善的极端转变,也让他们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之旅。这其中的叙述坡度怎么样形成?影片中王氏夫妇为什么拼死也要保护傻根的六万块钱?

电影借便衣警察的口为观众问出了这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一路上护着傻根?”王丽回答“我怀孕了,怕遭报应,想做善事积点德。”这是一个似乎说得过去 但又不能令人满意的答案,为了给还不具备 “人”的物理形状的“孩子”积德,用得着如此“赴汤蹈火”吗?因此,在小编看来,这个行动逻辑的背后动机,正是解读故事的一个密码。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对故事人物的剖析,并穿插一些对电影镜头、音乐、道具、情节以及人物表演的分析,来解构该部电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特点。

影片开场的一场戏就是小偷夫妇王丽、王薄在敲诈勒索贪恋美色的刘总裁,这交待了他们的罪犯身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刘总裁“地中海”的形象以及两人在敲诈时一唱一和的戏谑,都有意削弱了王丽与王薄对社会道德的触犯。

这一段也使影片之后的反转有了对比。

接着,电影将外部场景全部置于西部大地,并进行了更加特色化的选取和改造。 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至今保留着古老的佛教习俗。在这里,天空蓝得透彻让人心醉,牛羊在高原上自由奔跑,身着藏袍的僧侣和无数朝圣者都展现着知足的笑容。导演在这里使用了7/4拍的特殊节奏《天地佛门》进入影片,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觉,让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教徒们对宗教的崇高信仰和敬畏之情。

傻根,这个被理想化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净土中首次登场。他在王丽虔诚跪拜的时候出现。这个片段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技巧,一个镜头拍摄一滴油彩从空中落至地面的画面。同时另一个仰拍镜头使得我们看儍根是仰视,这时他是高高在上的,而第三个镜头里儍根看王丽和伏拜的众人则是俯视的视点。

在这短短的几秒镜头内,厚重的音乐里对切三组平行画面,既表现了导演冯小刚的老练,也传达出了丰富的表意效果。作为在寺庙工作与喇嘛打交道的儍根,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的化身,他一出场就是“善”的象征。

既然这里提到了傻根,那就顺带分析下他的形象。傻根身上滤化掉了人性的猜忌、多疑、贪婪, 他善良、纯洁、热诚,实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化身。其中傻根和狼相峙近乎仪式的桥段,更是将傻根打造成了佛的代言人。

就像王丽说的,他可不是个普通人。他的存在对于影片至关重要,正如冯小刚所说:“这部戏里只有他必须对,如果他的外形、眼神和语言不对,那这部电影就没法完成了。”

换句话说,傻根是撑起整个故事的柱子。正是有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的存在,影片的来龙去脉、逻辑结构才能完整,两对贼的殊死较量才有了意义。可惜的是,演员王宝强的表演虽然卖力,但因傻根的形象太过于理想化,并不讨采。

王氏夫妇为什么要拼死保护傻根的六万块钱?依照一般的逻辑,王丽的行为极不理性。电影中有一个情节,王丽给王薄发短信,问:“我是不是也很傻?”王溥回答“你比傻根还傻。”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又是一句真话。

傻根是真正的懵懂,世界在他心目中是一张洁净无瑕的白纸,而王丽则完全不同,她了解真实的世界,也了解身处的群贼环伺的恶境,王薄无数次以嘲讽的形式提醒她:你不是圣人、不是菩萨、 也算不上“身怀高艺”!

但她仍执意要去实现 “天下无贼”。用一句时下的行话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反思性”的决定。因而,王丽是真“傻”, 因为她用理性作出了一个极不理性的决定。

在小编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王丽把腹中孩子的形象被投射到了傻根身上。

孕育中的孩子被赋予了“新生”与“救赎”的意义。王丽在去往西藏的途中发现自己怀孕了,事情因而起了变化。为了给孩子一个清白的身份和清白的生活,她决定“金盆洗手”。孩子是一个新生,而为了这个新生,她自己首先要经历一次新生。

按照电影的台词,做“贼”就是做了鬼,就是没有“人”的生命了,因而对于王丽而言,新生意味着要从“鬼”的世界和做“鬼”的生活中救赎自身。她与王薄的第一次分手就是标志着她与 做“鬼”的生活的决裂,由此踏上“新生”之途。

而王丽遇到傻根就是在这路途上,她一见到傻根就喜欢“这孩子”,他是她所遇到的惟一对人不设防的人,所以她要“圆他一个梦想”。她很清楚,这个“梦 想”是傻根的真实世界,因此,偷了那六万块钱 “就等于杀了他这个人”,因为那将击碎他的世界。

如同王丽反复强调的“这孩子”,傻根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孩子”。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是洁净无瑕的。傻根的“傻”在于他从年龄上是个成年人,但他的内心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孩子,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般对世界的丑陋完全无知。所以他善良、同情、不设防。实际上,也没有防护能力。

傻根单纯的笑容向她展示了一种善良、清白、洁净的可能,而傻根又是那样无私、真诚地爱她和信赖她,并在实际上依赖着她,这些都如同一个孩子。因此,王丽要守护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实际是在守护一个孩子的世界。这世界是傻根的,但也是她期待中的未来孩子的世界。一个人的心中无贼才会“天下无贼”,有哪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无贼的世界中呢?

正是这一点,使王丽在逃生的关口,仍要不顾一切地去追回傻根的钱。区区六万块钱不会比生命和自由更重要,而重要的是 “天下无贼”的可能性,在小编看来,使王丽不惜一切的,是要为“孩子”担保这样一种可能性。

临近片尾时,傻根躺在包厢里,王丽守在他身边所说的话令人印象深刻:希望他能够一直睡下去,不要发现醒来的世界令人失望。这是在守护一个孩子不要失落他心目中洁净美好的世界。

影片的主体和结尾高潮部分,导演冯小刚别出心裁地把它们放在了火车上进行,在节奏变化的时间和空间之内演绎。并调动了火车上所有的空间元素,从硬卧车厢到软卧车厢到餐车,从站台到火车顶上乃至车厢顶板的夹层。

影片中还多次展现火车行进中的场景,在晨曦中,在夜幕上。慢镜头与正常速度镜头的转换、画面的重叠剪辑、重复剪辑,构建出动静转化的跳跃感使得火车与外界相隔,外面的风景像是美好的梦境,但火车里发生的事又是如此真实不堪。观众自然能被这种张弛有度的对比感所震住。

而在结尾时,王薄的走了的五个月后,警察告知了王丽王薄的死讯。这时杨坤的《那一天》配乐响起。

接着镜头切换到沾满血迹的钱包,一滴鲜血从火车的天窗滴落在傻根安详的面庞上。

接着又切换到王薄和胡黎的决斗的画面,画面里的王薄一只脚微曲,单手伏地,像极了佛祖座下蓄势待发的守护兽,令人肃然起敬。这两组镜头打破了顺时叙述,剪辑点富有创意性。

刘德华的表演也挺出色,从开始的玩世不恭,到与贼团伙交锋的稳健,再到为“善”而牺牲生命,他的表演过渡自然,在这部电影里,他是“王薄”,而非“刘德华”。在接下来的镜头里,先是长时间无声的王丽强忍着眼泪往嘴里塞烤鸭视觉画面。

然后配乐《你知不知道》缓缓响起。舒缓悠长,观众们复杂的心绪在这个点达到了顶点,也给影片铸造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效果。

回顾这部电影,最难忘的应是刘若英吃烤鸭的镜头。镜头中先是长时间无声的王丽强忍着眼泪往嘴里塞烤鸭视觉画面。

然后配乐《你知不知道》缓缓响起。结尾跪拜忏悔的画面,配合着这首改编自山西的同名民歌,和开头佛祖的形象呼应,为影片铸造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