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官碱是什么东西 官碱石

发布时间:2024-04-21 10:19:16作者:孤僻成性来源:网友投稿

官碱是什么东西 官碱石

本文目录一览:

曾经,张家口的经济命脉由他们掌控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奋进新时代魅力张家口##奥运之城张家口等你来##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河北#

票号,亦称“票庄”或“汇兑庄”,后来统称“钱庄”。

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12年(1923年)以前,张家口的票号、钱庄达42家。这些票号和钱庄都由山西人经办,并且全部由山西人一手控制和操纵。”

山西票号在河北张家口百余年的经营活动中,始终掌握着这里的经济命脉。

19世纪张家口堡的票号钱庄

清道光年间,资金雄厚的山西太谷北洗村曹家,为了发展扩大经营范围,便在张家口设立了“锦泰亨票号”。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山西各帮银钱业,见“任便通商”的张家口商贾辐辏,便接踵而来设立票号和分庄。

当时,张家口商业极为发达,桥西堡子里内棋盘街有中国银行,总行在北京,为中央政府官办,经理是山西榆次车辋镇人常老九,并通过常老九的介绍,由山西榆次人郭恒斋担任张家口分行主任,跑业务的为山西徐沟人李金山。

堡子里开设的还有宏盛票号、豫兴票号。股东是山西人的大商号大盛魁,经理是山西祁县人王明府,宏盛票号有经济雄厚的大盛魁作靠山,生意特别兴隆。王明府还被商界推选为张家口商会会长。

棋盘街设有兴隆达票号,股东为山西祁县城内永聚祥的分号;裕源永票号,掌柜的是山西文水县人王毕义;兴吉票号后改为“大川玉”,经理是祁县人王锡驾。兴隆街有集股开的票号永瑞,经理为山西太原新城人何尧臣;书院巷的宝丰裕票号是集资开的,经理是祁县人段寿。张家口上堡水岔街的锦泰享、锦泉涌以及后来开办的锦泉兴、锦泉永钱庄,股东是山西太谷县北洗村财主曹三喜的后人,经理是祁县人罗汉山。

此外,还有“兴太”、“广义”、“恒盛”、“永吉”、“大业”、“汇丰”、“世合德”、“万裕兴”、“聚德”、“万裕兴”、“义顺成”等票号。这些票号的股东、经理均是山西太谷、祁县、平遥、榆次、文水县人。

在张家口最著名、经济实力最强的山西票号是山西平遥县的日升昌票号,也是最早在异乡开办的票号。山西平遥帮最早在张家口开办了一家叫“百川通”的票号。百川通票号的资本银为10万两白银,仅1900年前后4年当中,就获利603万两,每股获利也在22300两,达到了山西票号发展的最高峰。

张家口堡子里大德通票号旧址

张家口堡子里大美玉商号旧址

在张家口票号与乔家大院

山西人在张家口开设的票号地址大部集中在堡子里,因为堡子里有高厚城墙,极为坚固,是最为安全的地带。堡子内有一较大票号叫宏茂,股东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乔范五。另一家票号叫“大德通”,是祁县城内“大德通”的分号,也是乔家开办的。乔范五的先人在清朝道光年间除在张家口开设多家票号外,还开设了多家商业店铺,如“金城”、“元隆”两家大碱店。

张家口以北的大草原上遍布产碱的淖,乔家每年派人去购碱坯,用牛车拉回张家口,加工成四方碱块。因为乔家的碱店属于民办官商性质,故在碱块上一面印有“官碱”字样,另一面印有“金城”、“元隆”商号名称。此碱除销售国内外,还销售到外国。在碱块经营的最好年份里,每年有3万辆牛车去草原拉碱坯,每车拉400斤,一次就可拉回1200万斤碱坯,可出成品碱960万斤。可见山西祈县乔家的财富与张家口的关系。

山西票号在张家口经营多年,使张家口受益极大,曾出现过金融活跃、商业发达的局面,成为华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并获得“旱码头”、“皮都”和“塞北江南”的美誉。

张家口堡子里宏盛票号

张家口票号的没落

1919年(八年)苏联十月革命,中俄、中蒙贸易中断,直接影响了旅蒙商的贸易交流,山西太谷曹家在张家口的锦泰亨总号,因补偿外庄经济亏涣,无力经办,只好关张;锦泉涌分庄虽扩大改为钱庄,为时不长也宣告倒闭。曹家光绪年间在张开办的“锦泉兴钱庄” (在今堡内东门大街一道巷内),这时也改为由伙友多人集股经营勉强维持着汇兑业务。至此,维系晋帮及其荣誉的山西票商们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张家口堡子里永瑞银号旧址

张家口堡兴吉票号“变身”金融博物馆

今年以来,依托张家口堡景区综合治理工程,兴吉票号院落进行了保护修缮并按照规划将建为金融博物馆,目前已进入布展阶段。

坐落在张家口堡鼓楼东街26号的兴吉票号院落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该院落占地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03平方米,房间有22间, 是清末官商宅院。据介绍,金融博物馆共分为五个展厅,从五个部分介绍张家口从明代宣德四年建堡至解放前从武城到商城的演变,以及清中期至时期金融业的辉煌历程。

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李六屯行政村村志

新农村前的李六屯村

李六屯行政村隶属马头镇。辖李六屯、苏寨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李六屯,位于东明县城南26公里、马头镇政府驻地北部五公里处。东与东新农场、大屯镇刘岗村相连,西与高堂村毗邻,南与姚村、闫寨村、梁坊村接壤,北与小井乡沙河村搭界。现有737户,2611人,均为汉族。耕地7300亩。

该行政村西临262省道,李六屯村级公路与之相连,交通便利;境内有二干排水渠东西贯穿,两条支渠南接一干渠,利灌易排,水利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3亩,地势平缓,土质肥沃,适于农业生产;辖区建有大型西瓜交易市场,利于农产品及时销售。是马头镇重要的农业村。

据《东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该行政村中李六屯隶属兰阳县,苏寨属东明县康宁乡太来里;1911年属东明县第五乡(杜胜集);1933年属东明县第六区(东明集);1952年属东明县第五区(小井);1958年属马头公社;1984年社改乡、队改村,李六屯、苏寨分别是马头乡的两个行政村。1997年苏寨行政村合并到李六屯行政村。

李六屯村

李六屯村东与大屯镇刘岗村相邻,西与梁坊村搭界,南同姚村、闫寨接壤,北隔二干排和东新农场相望。共有居民362户,1350人,耕地5000亩。

该村系明朝以前建村。据该村《张氏家谱》记载,原村名叫徐村店。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李氏祖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该村居住,后因遭水患,村内百姓尽数逃离,唯有李姓又回迁此处,并以当时李氏长辈李六之名改村名为李六屯,沿称至今。

该村古时南临大河湾,据说为赵王河的分支。河湾芦苇丛生,一片荒凉。后传神笔“毛大头”画的老虎从画上活了,藏在河湾芦荡中,百姓又称此处为老虎窝。

该村南1000米处曾有一南郑庄,咸丰五年(1855)因黄河水患消失,今遗址尚存。

据传,该村原是一县城治所。城内有十二个棋盘街道,72座庙,72口井,人口稠密,街道繁华。后因没有红沙地(即处决犯人的场所。古时迷信,认为只有在红沙地上才可处决犯人)而改迁。具体什么县城无考。

该村姓氏较多,有郑、杨、高、沈、程、孙、李、陈、田、张、董、朱、苏十三姓,其中董、田、郑三姓人口居多。(各姓氏详情见附表)。

1956年有田春生、张继起、郑合成3户,8人,移民黑龙江省桦川县。郑荣军1户,1人落户新疆。

1945年该村受革命老区朱岗寺和郭小湖村的影响,村民思想进步,革命意识强烈。先后有沈来玉、郑金武、田川才、程留国、杨金玉、董借、高文印、高文殿等八人参军入伍,转战在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上。杨金玉、董借、高文印三位同志先后光荣牺牲,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年,该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还成立了以朱明德为会长、董信为副会长的农会,田文江为班长的枪班等革命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保护群众利益。1947年,派对解放区发动二次,农会会员朱明德、董信、郑冠英三人被还乡团活埋在该村北地,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该村原来土地肥沃,村民生活富裕。咸丰五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该村正处洪峰,不仅房屋全部被冲走,而且因“紧沙慢淤”,水后成为一片沙荒,并布满起伏的沙丘。季风时节,沙土飞扬,禾苗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埋没,有种无收。从此,李六屯人厄运临头,陷入苦难。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加上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百姓度日如年。1936年,霍乱病爆发流行,该村有20余人染病,由于无力医治,眼睁睁死于家中,村内哀声一片,数月不止。1942年,天气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全村有72个要饭篮子,常年乞讨在外,有10多人饿死在讨饭路上。

恶劣的生活环境,磨练出了人们生存的本领。1930年前后,部分村民开始利用本地资源,搞农副产品加工,有的学会了手艺,开起小店铺、小作坊。董修德利用绿豆磨粉加工粉皮,粉渣既能当饭,又能养猪。董运杖开铁匠炉,打制的刀、锄、铡、镰等生产、生活用品,因钢火好,四季畅销。郑广修开的豆腐坊和董秋良的香油坊也各具特色,都以质量好、价格低、经营灵活、服务周到而闻名乡里。到了1945年,董连枝还把生意做到了五营村,在那里开起了粮食坊子,生意红火。后购置家业,成了富裕户。董耕运、陈水桂掂瓦刀学会了泥瓦匠本领,带领10余人巡回村周四乡,为百姓修房盖屋,也都能养活全家,顾住糊粥碗。

解放后,该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的力量,以治沙为重点,艰苦创业。1950年,采取挖一沟翻一沟的办法,深翻土地300亩。把能耕种的土壤翻到沙土上边,农业产量明显提高,小麦单产由40多斤提高到90多斤。1951年,在村四周栽桃、杏、李子、梨、山楂等400余亩,三年后相继挂果。阳春三月,桃红梨白,花香四溢。从小麦黄一直到秋后,都有鲜果可吃,并能出售换些钱粮,村民生活大有改变。1956年,该村成立了高级社,打砖井6眼,并安上水车,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灌溉。村民们高兴地唱出了顺口溜:“雪花飘,天气寒,互助合作搞生产,挑水一担又一担,打井一眼又一眼,为了农业大发展”。1963年,他们响应上级号召,栽植防风林带3道,总长6000余米,柳树近万棵。几年后,树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防风屏障,风沙灾害减少,耕地面积不断扩大。1967年又打下泉井5眼,机井7眼,并购置了柴油机和抽水机,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1975年开始引黄灌淤,全村干部、群众苦干一个冬春,打堤筑堰4道,总长8000余米,动用土方3.5万余方。后来,菏泽地区调水工程指挥部将该村列为沉沙池,又调集曹县、成武的民工帮助加高加固。历经4年,将全村5000多亩沙荒地全部淤灌一遍。其中有3500多亩平均淤厚在40公分以上,百年沙荒变成了沃土良田,群众的喜悦心情无法言表。在此基础上,对土地重新规划,开挖生产路八纵六横14条,以路带沟,修桥、涵、闸13座,全部变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从1982年开始,家家都是“万斤户”,群众温饱问题彻底解决。富裕后的农民不忘国家,积极交售爱国粮,连续三年卖粮100多万斤。有“马头公社粮仓”之称,多次受到县、地区的表扬和奖励。

该村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努力发展经济作物。该村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习惯,在长期耕耘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1981年,该村村民苏兵见种植了一株西瓜,结瓜数量多达14个,总重164斤。这株西瓜在其根部分出两杈,一个杈结的瓜呈淡绿色核桃纹,另一个杈结的瓜呈深绿色核桃纹。因其结瓜多,且颜色相异,被当地群众称为“龙凤西瓜”。《山东科技报》、《山东青年》、《农业知识》、《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均进行了报道。1990年,该村把西瓜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当年种植1000多亩,人均1亩。由于精心管理,获得丰收,平均单瓜重都在10斤以上,每亩收入1600多元。而且含糖量高,深受客商喜爱。十几年来,西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00亩左右。是该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98年,根据市场需求,该村又开始种植花生,并涌现出了一些种植大户。村民田留建当年种花生30亩,产花生果12000余斤,年收入近2万元,全村花生收入超万元的户有30多户。2005年,该村对种植结构重新进行了调整,增加复种指数,由单纯的麦瓜套改为麦、瓜、棉、油(花生、大豆)混套,经济效益大增。村民董佩海、田付亭、董付学等20余户,在小麦稳产、西瓜高产的基础上,连续三年棉花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棉花生产成为该村发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

林业一直是本村的强项。村民常说,树木不成林,就没有李六屯。近几年来,随着林木价值的提高,该村林业生产又得到长足发展。按照村统一规划,村公路、生产路、沟渠等为林带,低产田、村头荒等为林方。目前,全村共有林地面积2200亩,人均1.5亩,杨树近10万棵。全部是107、中菏2、中林46等材质好、生长快的优良品种。如今树木长势良好,直径都在20公分以上。田间林网交错,树木成方,行于其间,宛若森林,绿荫蔽日,郁郁葱葱。林业大户田林生,从1997年开始植树,逐渐走上致富之路,现已栽树60余亩,年收入8万多元。村民田世堂,1995年承包马头镇林场搞苗木繁育,经6年创业,现已发展成为菏泽市绿色苗木公司,他本人任经理。该公司现繁育苗木花卉面积1000多亩,200多个品种,产值上千万元。其被当选为菏泽市第十届、十一届党代表,政协东明县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东明县2006年度十大杰出青年,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该村的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利用地域广阔,采取村里给饲料地,扶助资金等措施,鼓励村民养牛,当年该村养牛200多头。有10户养母牛8头以上。田世堂还办起了养牛场,饲养鲁西南黄牛20头,年获利3万余元。2004年,董红涛、董建喜办起了养鸡场,年养蛋鸡2000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

该村历来注重文化,重视教育,但经历了兴旺、衰退、再发展的过程。明清时期,各类私塾不断,曾出文人几十名,当数董大化最为杰出。其明万历甲午科进士,官居山西省大同、南省临安知府,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被百姓誉为“董青天”。夫人戴氏被皇帝封为诰命夫人。董钦,明万历年间任山东省东阿、嘉祥县知县。在任职期间,发动百姓开荒造田。开荒多者奖大牛、少者奖小牛。并变卖自己家产给百姓买种子、耕牛,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亦称“董青天”。百姓为他修了不少祠堂,至今还保留很多。董三各,被委任山西省大同知府,赴任途中遇害。这些名人是该村人的荣耀。自清咸丰年间以后,因受黄河水患,百姓生活艰苦,文化渐衰,近百年中,村内无私塾学馆,读书人屈指可数。直至1947年,本村文人董季枝在村内办小学,学童27名,村内又出现有文化的人。1953年办起公立小学,1个复式班,学生20名,1958年扩为2个班,学生50名。1978年,开设小学1-4年级,4个班,另设1个初中班,6名教师,学生120名,李岁德任校长。1982年至2002年,小学开设1-5年级5个班,学生135名,陈学书任校长。2002年,小学3-5年级合并于陈寨完小,本村保留1-2年级至今。该村经过近60年的努力和园丁的辛勤培养,已有37名学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其中本科20名,研究生4名,博士1名。

清朝末年,该村设有大洪拳场,田立刚任拳师,收徒20余人。其武艺高强,拳术娴练,相传曾跑到南京无遇敌手。后住宿一客店,恰遇店主也是一拳场教头,正为徒弟范演拳术,每逢精彩处,徒弟无不拍手喝彩。旁有一人问田立刚如何,他正想交友显身,脱口说到:“好是好,仍有漏洞。”店主听见很不愉快,唤徒弟欲与他过两招,他却表示愿和店主切磋技艺,店主应诺。两人客话寒暄后,过起招来。数招之后,他瞅准机会,大喊一声,“漏洞在此!”,猛击店主软胁,把店主掀翻在地。店主被众徒扶起后,忙对他施礼,愿把自己的拳场交于他,他婉言谢绝。从此名声大振,响遍鲁豫皖多县。

苏寨村

苏寨村位于马头镇政府驻地北6.5公里处。东与东新农场为邻,西与本镇高堂接壤,南与本镇梁坊村隔二干渠(五营河)相望,北与小井乡沙河村毗邻。居民360户, 1101人,均为汉族。耕地2300亩。

据《东明县地名志》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苏氏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为苏家寨,后演变为苏寨,沿称至今。

在该村西北角原有薛店、张庄两个小村庄。后由于三村相互扩展,自然相连,渐融入苏寨村。现二村只有村名而无村庄。

该村现有杨、王、赵、张、李、陈、薛、高、任9姓。杨姓,282户796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迁入该村。王姓,49户,193人,明弘治元年(1488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该村。 赵姓两支:一支10户,39人,明弘治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该村;另一支4户,15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从本县郭岗村因亲戚关系落户该村。张姓,5户,21人,明弘治二年(1489年)从山西平阳府余城县迁入该村。李姓,3户,13人,明弘治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该村。陈姓,3户,11人,1937年从本镇陈寨村因亲戚关系落户该村。薛姓,2户,8人,明弘治元年(1488)从山西洪洞县迁入该村。高姓,1户,4人,1979年从本县刘楼村因亲戚关系落户该村。任姓,1户,1人,2006年从大屯乡任庄村入赘落户。肖姓于1988年消失,苏姓消失时间不详。

1956年,本村杨大选等7户,10人移民湖北。杨保海等3户,5人移民黑龙江。杨常法、杨刚林2户,3人在新疆落户。

该村人重视教育,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清朝时就有禀生4人,监生1人,生员10人,对后代影响较深。1935年,本村杨三敬聘请夏行村宿儒夏先生开办私塾学馆,学童8人。1947年,本村文人杨登岳在自家又办私塾,学童20多名。两处私塾时间都不长,但也为本村培养了人才。该村解放前后参加工作的人,都是那时学的文化。杨玉玺曾任云南省思茅地区公安处处长。1951年,在杨氏家庙里创办公立小学,开设1-4年级,一个复式班,学生40余名,刘存才、杨国章先后任教。以后五十多年里,与陈寨、高堂的学校有分有合,但苏寨人再难不忘办学,再苦不废诵读。自恢复高考以来,先后有46人考上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25人,研究生1人。黑龙江省大庆市邮电局局长杨保海、南京军区政工处处长杨玉动、空军某部团长杨两彪等,都是从本村小学走出的人才。

解放前,该村文娱生活贫乏,仅有一大洪拳师杨炳雷(1887-1963)。常外出打拳卖艺,棍术、刀术、拳术等样样精通,尤其以鞘子棍术闻名,滚鞘子棍是他的绝活,授徒11名。1950年,杨伯林组织20多人成立《大平调》板凳头戏班。锣、钗、鼓、尖子号等乐器齐全。《锄美案》、《哭头》、《趟镣》是拿手好戏,1956年停演。1982年,杨善林组织村里青年30余人成立梅花拳场。聘请陈里屯、南吴庄、朱口等村的梅花拳师传授武术,延续至今。2005年,村民孙凤枝组建了“夕阳红”秧歌队,有32名大龄妇女参加,最大年龄近70岁。不仅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也为周边村庄各种庆典、婚礼演出助兴,活跃和丰富了农村的文娱生活。

该村杨氏宗祠现保存时匾额一块,长3米,宽1.2米,上有军阀吴佩孚所题“杨氏宗祠”及印玺。

该村西北角原有祖师爷庙一座,占地一亩,规模恢弘。庙碑记载:有前出厦大殿三间,供奉祖师爷、周公、桃花二仙等塑像数尊。东西廊房各三间,有左青龙韩昌,右白彪杨延景。前有山门,进山门有杨二郎庙一座。东南角钟鼓楼一间,有住庙住持名叫闫义逗。殿前有大明碑一通,河南兵备道陈其猷撰文,山东分巡广宁道布政司参政兼佥事孙敦化篆额,山西太原府乐平县知县张尚友书。明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建。庙宇毁于时期,庙碑尚存。今村民又在原址上建出厦大殿三间,塑神像数尊。

解放前该村土质沙碱,是有名的贫困村。“进苏寨,不用问,四十二根要饭棍,不是熬盐碱,就是攉大粪”是该村的真实写照。全村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都是土坯打墙,茅草苫顶,季风时节,屋顶常被卷走。晦雨时,房顶遍漏。70%的户常年靠熬碱晒盐维持生活,10%的户靠攉大粪、卖柴草换点红薯、萝卜糊口。20%的户常年奔波在逃荒要饭的道路上。

解放前,社会动荡不安,该村经常受到土匪顽杂的侵扰,劫灾时有发生。村里个别养牲畜的户,往往太阳不落山就得牵到有寨墙的黄庄去避难,收的一点粮食也得整天东掖西藏,怕被土匪抢走。1935年,春亭一带的匪首张长功带领20余匪徒持枪来村勒索钱财,没有抢到东西,就丧心病狂地把杨聚坤家的三间房子点着。同时,又把村民筹集的、准备送往黄河大堤上的七太平车高粮杆点着烧掉。1940年,皇协军队长张金垒带领20余人全副武装,以搜捕八路军为名来该村勒索钱财。因找不到证据,就把村民王运起捆绑起来,逼他承认“通八路”,将其一条胳膊打断,惨不忍睹。为防御匪患,1943年会首杨留根带领村民挖壕沟打土寨,寨墙周长2000余米,修建一个简易东寨门。在寨墙四角安装了四门土炮,配制火药、内装铁屑,点火即燃,射程500米,土匪闻风丧胆,再不敢轻易入村,村民一时平安。

解放后,该村为摆脱穷困面貌,努力改变生产条件。1956年高级社成立,集体打砖井8眼,并开挖两个一亩见方的蓄水池,遇涝储水,以备旱用。在当年夏种时,全村劳力齐上阵,担水浇穴把玉米、红薯提前种上,大旱之年获得较好收成。1966年,该村打下泉井10眼,全部配备了马拉水车。实现每人三分水浇田。小麦亩产突破200斤,玉米亩产300斤。1972年搞台田300亩。30米挖一条沟,把挖出来的淤土撒在地面上,以淤压沙。下雨时,盐碱淋在沟里。使多年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长出了好庄稼。1979年,菏泽地区搞南水北调工程,在二干渠上修建渡槽节制闸,为该村灌淤提供了水浇条件。大部分土地可以自流灌溉或提水灌溉。1981-1982年大搞引黄灌淤,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把全村2000多亩土地全部灌淤一遍。1984年风调雨顺,该村农业喜获丰收。小麦平均单产600斤,大豆单产400斤,人均占有粮食2000余斤,家家仓溢囤满。村民高兴地说:“过去一顷地的地主没有咱现在一户打的粮食多,可真是‘黄河水浇死了茅草根,给咱拔了穷根’哪!”。

村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又开始在致富上动脑筋。1995年,该村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人均1.5亩以上,年收入800余元。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村。1996年,马头镇党委、政府投资480万元,由该村提供场地,在村西北建一处大型西瓜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20亩,商业门市200余间,围墙1000米,修柏油路500余米,大门3个。西瓜市场的兴建,给该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全村参与当交易员、装卸车、做各种生意的占总人口的80%以上。涌现出杨高林、杨二所、杨志浩、杨留起、杨善林等西瓜经纪30余人,人均年收入20000多元。为了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他们采取印发名片、外出推销、建立网站、登门联系等宣传方式,扩大西瓜市场的影响面。西瓜销售季节,全国各地的客户蜂涌而至,日均车辆逾千,日成交量数千吨,使东明西瓜之乡享誉全国20多个省市。

搞编织是该村的传统行业。早在1950年,他们就在沙地上广植簸箕柳、白腊条,在盐碱地里栽桑椿柳、紫穗槐。把砍下来的条子编成篮、筐、篓等,到集市上去卖,因样式多、手工好,成为抢手货,编多编少都能卖光,成为本村一项重要经济来源。1956年,集体又成立了条编厂,有30多名编织能手参加,与河南新密煤矿签订合同,用簸箕柳专编各种抬煤大筐,实行定额管理,多劳多得,每天生产二百多个,经常成大车拉走,成了当时有名的村办企业。1972年,在县外贸局支持下,大搞条编。由外贸局提供样品,提供技术,把簸箕柳条剥皮晒干后,用硫磺熏白,编成小巧玲珑,样式精美,系列成套的花篮、花筐、花篓和其他产品,全部交给县外贸局,出口欧美东南亚,成为我县创汇的拳头产品。

该村还有其他一些加工业。1974年村里建土窑一座,烧制蓝砖、杂色,年收入六万余元,给五个生产队购买了汽马车。令周围村庄羡慕不已。2000年,村民杨留起投资万余元,率先购大型花生脱壳机一台,收购花生果,脱壳加工成花生米,销售给兰考县外贸,花生皮加工成猪饲料,年收入30000余元。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有20多户联合购买了6台脱壳机,每户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撰稿:李树民 王卫民 编辑:乔廷思 校核:王广生

有些故事已经散场,有些故事正在上演,曾经生活的地方消失了,我们该好好和它道个别,和我们的青春道个别,然后向着我们梦想的地方:出发!迎接美好新村的到来!

新农村之前的村貌

等我们老了

就回乡下,褪去繁华

一片树林,一缕炊烟

一条小河,一棵老树

一个你,相伴养老

还有那一声家乡话

儿时的乳名

可以穿越几十年的时光

依旧的老屋

依旧的温馨时光

清简朴实

种上你我都爱的瓜果

想吃什么种什么

我们还要种很多很多的蔬菜

油白菜、豆角角、黄瓜

不打农药纯天然

养几只鸡,捉虫

养一只猫,抓鼠

再养一只土狗,看家

等我们老了

就回乡下农村

这里有最淳朴的村庄

是我梦想出发的地方

清晨不必再听汽车鸣笛,城市喧嚣声

静静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风吹过夹杂泥土的气息

像是小时候背着下书包从这里走过

脚丫还带着淡淡的草香

等我老了,就回农村

走了这么多年

终究还是要回这个地方

一个名叫永和的地方

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那就是我的故乡

也是我一世的念想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