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公解梦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不放(做梦梦见被猫抓着)

发布时间:2023-05-01 02:49:19作者:浮生如梦来源:网友上传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做梦梦见被猫抓着不放是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

梦见被猫抓住

每个人的梦中都会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画面,被猫抓住是最常见的画面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你梦见自己被猫抓住时,你会感到尖叫,可能会思考如何避免或逃跑,但梦中的身体往往僵硬,无法移动。那么,被猫抓住做梦有什么意义呢?

被猫抓住做梦的寓意

梦见被猫挠了

被猫抓住做梦,在梦中隐喻一些巨大而不可避免的压力。例如,生活的压力,与家庭成员的矛盾,或学习的困难等等,这些可能会让人们感到非常沉重,好像被猫抓住了。然而,在梦中被猫抓住也有积极的意义。在猫的象征下,它可能对一个人对未来有信心,甚至感受到内心深处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面对被猫抓住的噩梦?

如果你梦想被猫抓住,你可以试着想象生活中是否有什么东西会让你非常焦虑?如果是这样,试着分析并释放它。另外,你也可以试着想象自己在梦里拿着火炬,用光照亮前方的路,勇往直前,最后自由地被猫抓住。同样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阳光,勇敢面对压力,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生活。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不放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其中很多朋友会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被猫咬了(家里的或者流浪猫),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会不会发病?发病率有多高?

问的人多了,我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应该跟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1.猫会不会传播狂犬病病毒?

这是第一个问题。

答案是会。2016年出版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明确指出: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全球范围内(全球,不是我们中国),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99%这个数据并非随口一说,有资料为证:Fooks AR, Banyard AC, Horton DL,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rabies and prospects for elimination[J]. Lancet. 2014, 384 (9951):1389-1399。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文献原文。

再提一句,目前的研究表明啮齿类(尤其是小型啮齿类,比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仓鼠等)和兔形目(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的证据,所以大家被鼠类、兔子咬到时,大可不必担心狂犬病,也没有必要去接种狂犬病疫苗。

好,回到猫这里。

2016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指出:我们国家狂犬病病例主要是犬伤所致,占90%以上,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动物包括马、松鼠(这里有歧义,指南原文前后矛盾,我也贴出来让大家看,到底松鼠会不会传播狂犬病病毒)、蝙蝠、猴和獾等。

以“猫咬伤 狂犬病”为关键词,在CNKI上搜索相关文献,会看到:

会看到猫咬伤导致狂犬病的例子还是有的,但不算很多,远远没有狂犬导致的多。

我专门查了资料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2019年我们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狂犬病一共290例,2020年一共202例,2021年一共157例.......近十年来,几乎每年发病例都在下降,2022年还没过完,我能查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6月份)一共是58例狂犬病,当然,这些都是登记上报的例数,可能还有少数没有去医院就诊也没有登记的,但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狂犬病发病例逐年下降,估计未来几年发病例数都会在100以内。

(国家疾控中心官网里面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可以查数据)

官网没办法查询到每一个病例的具体信息,所以没办法知道传播病毒的是狗还是猫,但从指南提供的发病概率(5%左右)大致推测,这几年每年会有10例左右猫咬伤导致的狂犬病。但能查到的病例,基本都是年代较远的了,我没有查到最近10年有猫咬伤导致狂犬病病例,最早能查到的是2009年的一个病例:


病历资料:7岁男性患儿,马里共和国马尔格拉市人,因“恐水、孔风、失语、发热伴烦躁不安4天”收入永康市妇幼保健院,一个月前患儿左小腿曾被加重饲养的猫咬伤,半月前猫已经死亡,患儿被咬伤后未注射狂犬疫苗。患儿入院后第四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这个病例的患儿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马里共和国,西非一个国家),来到了中国,就诊医院是浙江一个医院。伤人动物是猫,更要命的是,猫咬人后不久就死掉了,却没有引起重视,如果他们警惕狂犬病,并且懂10日观察法(观察伤人动物10天,如果10天内动物没死,那就不会有狂犬病,如果动物死了,赶紧打疫苗,最好最规范的是边观察边打疫苗),患儿可能就不会发生狂犬病了。

更早一个病例是2006年的:


病历资料:15岁男性患者,初中生,因“右手背疼痛、麻木、精神差2天”入贵州省长顺人民医院,患者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猫,4个月前辈猫抓伤右手背,伤后3天自动痊愈,但猫在1周后死亡。自认为家养的猫没有引起重视。入院后患者全身紧迫、抽搐、惊恐不安,当晚出现怕光、恐水恐风等症状,根据症状病史诊断狂犬病,家属放弃治疗,回家路上死亡。

这个病例潜伏期也有4个月,如果当初家里人看到猫不久后死了,起警惕之心,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病人也不至于发病死亡了。所以,十日观察法还是很重要的。

2.十日观察法可靠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10日观察法这个东西。被猫狗咬了后,可以边打疫苗,边观察(绝对不是先观察10天再决定是否处置),如果咬人的猫狗10日后还没死掉,说明它不带病毒,被咬者自然也不会狂犬病,那么接下来的疫苗都可以不打了,不用害怕。

为什么是10日观察?因为病毒会先侵犯大脑,再进入唾液腺,一旦唾液腺有病毒,说明大脑已经被感染,而大脑一旦被感染,基本上5天以内就会死亡,最迟不超过10天,所以说观察咬伤人的动物10天,如果它10天还没死掉,就说明它的大脑没被感染,唾液腺就更加不可能有病毒,被咬者也就不会发病。这已经是被反复多次验证的科学事实了。

WHO于2005年在《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就提出了10日观察法这一概念。后续十几二十年一直非常坚持10日观察法的科学正确性。

但在国内,10日观察法迟迟未能登上权威教材。其实很早以前,学术界多数人都是认同10日观察法的,但因为中国大多数狗都没有接种疫苗,而且咬人的狗很多都不是家养狗,大家认为要观察它10天会面临很多困难,谁来抓狗?谁来观察?万一过了10天出事了谁来负责?问题很多,所以虽然理论是正确的,但一直没有执行下去。

2018年最新版本的《传染病学》关于狂犬病的介绍当中,都没有提到10日观察法,更早以前的教科书当然也没有提到这个说法。

我能找到最早出现10日观察法的文件是2016年出版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该指南说:WHO及美国CDC均推荐10日观察法,但同时也明确指出“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不管如何,中国指南第一次把10日观察法写进去,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这次被狗猫咬了,第一时间应清洗伤口,然后按照接种流程注射疫苗(如果你能确定你家的狗是健康的,你可以不接种),同时观察那只咬人的狗或者猫(如果是家养狗猫,能被观察10日),如果10日后狗还在,说明他是健康的,那么接下来的2针就可以不打了。这就是所谓的边打疫苗边观察狗。

所以,十日观察法是科学有效的,这也不是我说的,是当前科学证据研究、国际权威指南文件说的,我学来的,跟大家分享。

3.被猫咬了,怎么办?

因为猫有可能传播狂犬病病毒,所以被猫抓伤咬伤还是要小心一些,但也不用过度恐惧。

只有是发病(狂犬病)的猫才会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你,正常的猫是不会感染人的,所以被正常猫抓伤咬伤肯定不会有狂犬病。问题是,我们怎么判断这只猫是不是正常猫呢?

通常来说,典型的患有狂犬病的猫肯定是躁狂的、兴奋的、到处找东西咬的,被这种一眼就能看到有病的猫咬了我们不能大意,必须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但问题是有些发病的猫不一定会这么典型,可能猫仅仅表现出来疲乏、死气沉沉等,这时候我们可能联想不到狂犬病,容易掉以轻心。

要不要打疫苗,取决于两个因素:伤口严重程度、既往是否全程打过疫苗

我们参考2018年发布的《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技术指南(试行)》来解释:按照暴露(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为狂犬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等等称之为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把暴露分为三级:

上述表格讲的是首次暴露,就是第一次被猫狗咬了怎么处置,为了安全着想,应该按照伤口等级来做,该打疫苗的不要含糊,毕竟第一次被咬,打了安心很多。

但如果你能确定咬你的猫是正常猫,那当然可以不打疫苗。比如说你家的猫一直是在家里圈养,从来没有外出过,一直都挺正常,那可以确定它是正常猫,这时候被它咬了是不需要注射疫苗的。观察它十日,十日内猫还健在,那就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再次验证这是正常猫。

但如果咬伤你的是流浪猫,也没办法对它进行观察十日,最保险的办法当然就是按照上述表格来处理,该打疫苗就打疫苗,该用免疫球蛋白就用,我相信不打疫苗也99%是安全的,但因为狂犬病发病率死亡率100%,所以还是会担忧。

好,上述是针对首次暴露、第一次被猫狗咬伤的做法。

那如果是第二次被猫狗咬伤抓伤了呢?

这就是所谓的再次暴露。

2018年北京市那个指南指出: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一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针疫苗;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再次全程接种疫苗。另外,曾经全程免疫者,再次暴露无需使用免疫球蛋白。

简单说,如果你以前被咬过并且已经打过疫苗(全程接种,5针法或者4针法),那么当你再次被咬时,要不要重新打疫苗、怎么打疫苗,就如上安排。并不需要一股脑的全部再次打5针或者4针,不按照上述建议来做的肯定属于疫苗浪费,无奈的是,现实中不按上述操作的比比皆是,医生也不会问你是不是曾经打过全程疫苗,直接上来就缴费打5针,这肯定是不恰当的,应该被改正,但这不属于李医生能力的范畴了,我只能做做科普,分享学习到的知识,政策的东西管不上。

当然,也不能全怪医生,毕竟被咬了多久、是不是真的曾经全程打了疫苗,有时候患者本人也是搞不清楚的,说话可能颠三倒四,医生自然不敢不给你打疫苗。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掩盖疫苗严重滥用的现状。

关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指南明确讲了,只要曾经全程打过疫苗,那么以后被咬就无需再打免疫球蛋白了,被咬多少次都不需要,永远不需要。

总的来说,被猫咬了的风险比被狗咬要小很多,基于现在全国一年也就一百多例、未来可能一百例以下的狂犬病病例,其中猫占据少于5%,那这个概率还是很低的,大家不要太过恐惧,尤其是已经注射过全程疫苗的,更加不要慌张。

再说一个小见解,我个人认为猫占据了5%左右狂犬病的说法还是偏于激进了,这个数据在以往或许是有的,但现在可能性不高,为什么?因为猫咬伤导致狂犬病的文献报道太少,尤其是最近10年,我没有查询到相关病例报道(国内),会不会有相关病例但人家不报道呢?可能性不高,毕竟猫咬伤导致狂犬病是少见、罕见的,医生一旦遇上一例,必定很想写论文发表的,相关论文少,只能说遇见得少。个人见解,不一定正确。

综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写文章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因为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不放

做梦梦见被猫抓着不放手

撸猫可以说养猫的一大乐趣,买了猫却不让撸?真是难为了着急的但是猫咪却很胆小怕人,不能愉快地亲近它们,和它们互动,这可怎么办?要处理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1、环境问题

当猫咪初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都会比较紧张和恐惧,若是无处藏身将会加重猫咪这种害怕的情绪,还可能导致猫咪暴躁和不安。所以铲屎官应该在家里给猫咪提供一些可以藏身的地方,这样猫咪就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等到有安全感时,它就会出来探索环境,会开始接触人。

还有一点,小猫咪来到家里,有些铲屎官可能按捺不住心里的冲动,老是去看猫咪,刷存在感是没错,这样猫咪才会认识你,熟悉你,但是要把握分寸。若是猫咪走到离你比较近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果你急于跟它说话或者抱它,会让它感到害怕,之后就不会再接近你了。应该不理它,猫咪认为你对它的安全没有威胁,之后就敢和你接触了。

2、性格问题

不同成长环境下的猫咪,对它们的性格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有些在笼子里长大的猫咪,它的性格就会比较胆小,突然见到一些陌生的人就会非常紧张和害怕,经常会躲起来保护自己,同时它也在观察你的动静。可以先笼养一周,给它喂食的时候和它说说话,摸摸它,增加熟悉感。等猫咪熟悉你了,就把它放出来,给猫咪自由,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猫咪到户外转转。

3、心理问题

还有一种可能是猫咪以前受到过伤害和虐待,留下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如果是这种情况的,就比较难办了。对此,铲屎官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在开始的近几天里就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看着它,让它知道你不会伤害它,树立好人形象、过几天可以尝试摸摸它,要注意安全,它可能会出于自保而发起攻击。再过一段时间以后,铲屎官可以给它喂点好吃的零食,陪它玩一玩,慢慢地,猫咪感受到你的用心和真诚,会有所触动,逐渐放下警惕和戒心。

和猫咪增进感情的小技巧

1、经常抚摸它

身体接触对感情的增进有积极作用。主人可以经常抚摸猫咪,可以让它感到放松。猫咪是喜欢被主人抚摸的,尤其是自己碰触不到的地方,比如头部,所以猫咪可以摸摸、抓抓猫咪的脑袋有时候猫咪会舒服地眯起眼睛。若是猫咪信任你的话,还可以摸它的肚子,猫咪也很喜欢。

2、多陪猫咪玩

猫咪有时候也是会很无聊的,若是铲屎官能抽出一些时间来陪猫咪玩耍,就容易提升猫咪的好感,它会感受到你是在意它的,会越来越喜欢你。同时,铲屎官可以多给猫买几个玩具,并且和它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