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偶然梦见自己丢了钱或手机?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梦中的场景往往出乎意料,丢钱丢手机也不例外。这个梦象征着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丢钱丢手机的梦反映了什么?做梦梦见手机被偷
心理学家认为,失去钱和手机的梦想实际上意味着“失去力量”,也就是说,梦中的人类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力量,不能像以前那样安全地保存他们珍贵的东西。当然,具体来说,失去钱和手机的梦想也有不同的意义,有时也暗示了实现梦想的障碍,如挫折、蔑视、生活挫折等。所以,虽然梦中丢钱丢手机的意义可能不一样,但都说明梦中人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让他们无能为力。
如何从丢钱丢手机的梦中找到真正的启示?大多数人在梦中丢钱丢手机后都会非常焦虑和焦虑,这实际上暗示了梦者应该考虑的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和隐藏的潜在可能性。例如,梦中的人可能需要采取行动来找回他们丢失的东西,或者及时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此外,失去珍贵的物品也可能意味着缺乏爱和感情,所以梦中的人应该注意自我保护,不再追求没有实际效果的浮光,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
退役战机去向何方
■姜子晗 王文辉 赵镜然
晨光微露,美国卢克空军基地机场跑道上,第25批最后一架F-16“蝰蛇”战机发动引擎,迎来了余生最后一次起飞。
这次飞行的目的地不是平日训练的大峡谷,也不是大洋彼岸的海外基地,而是世界最大的退役战机停放地——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
近年来,这里停放了上千架退役战机。从天空俯瞰,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飞机坟场”。
据统计,2021年美国空军共退役120架战机,除了一部分飞赴“飞机坟场”外,还有很多退役战机开启新的征途,利用最后价值贡献余热。有网友会问,这些战机都去哪儿了?又将迎来怎样结局?本期,我们为您详细解读。
美国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停放的退役战机。资料照片
去向一:送进航空博物馆展示
发挥余热,投身科普
1940年,数百架英国“喷火”战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列队迎战纳粹德国空军,激战100多天彻底粉碎了其空中入侵计划;1943年,美国F-6F“地狱猫”战机击落第一架日本零式战机,太平洋的制空权逐渐回到盟军手中。
二战结束后,“喷火”战机很快被新式喷气式战机取代,“地狱猫”战机也在超声速时代来临前走向“生命终点”。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星”战机虽然已经退役,但身上“光环”不减,被博物馆争相收藏。
走进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各种型号“古董”战机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展台前的介绍牌上,观众们能深入了解战机背后的历史——一战时击落敌机最多的英国“骆驼”战机、创下3马赫飞行速度纪录的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XB-70、驼峰航线上屡建战功的C-47运输机……无论是从研制背景、性能指标还是历史意义来看,拥有一份完美“简历”的退役战机,才会被送到博物馆展台。
然而,还有一些属于过渡品甚至是失败品的飞机,同样也记录着人类向着蓝天飞翔的尝试与梦想,被博物馆收藏。1969年,英法两国联合研制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于商业飞行的超声速飞机——“协和”号首飞成功。“超声速”的噱头,让“协和”号飞机很快打开国际市场,收到来自世界各国70多架飞机的订单。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协和”号飞机订单纷纷流产。2000年的一场空难,更是暴露出“协和”号飞机的诸多安全问题,导致其永久停飞。如今,“协和”号飞机被收入英、法、美等多国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此外,搭载四叶同轴反转螺旋桨的英国“塘鹅”式战机、“连体”战机F-82“双野马”、世界上第一款隐身战机F-117“夜鹰”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退役战机,纷纷被战机“星探”选中,成为博物馆里的“明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各国参观者,品读它们的故事,感受军工制造的独有魅力。
去向二:拆解零部件再利用
变废为宝,重获新生
随着航空工业快速发展,退役战机数量逐年上升。最大程度利用其零部件的剩余价值,大幅降低战机在维护和升级中的运营成本,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手段。
二战后,美军将大量军用运输机改装为民用客机;英国则将退役战机“大卸八块”,其中有用零件对外出售,或者装配到现役战机上。
据统计,一架飞机大约90%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除了发动机、武器系统、弹射装置等部件会被拆解保存,航空仪表盘、紧急滑梯、机轮、刹车系统、起落架和航电设备,经过检验符合技术要求后,往往可以重新进入二手机航材市场。例如,德国空军在淘汰一批C-160军用运输机后,将其拆解运走回收。
美国现有不少“飞机坟场”停放大量老式战机。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退役飞机停放场,大约存放有6000余架退役飞机,比较有名的有A-10、F-14、F-15和F-111战机等。
部署于基地内的航空航天维护再生中心,专门负责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航空装备封存、回收和再利用工作。据统计,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一年可重复利用20000多个零部件。
退役战机的零部件搬上拍卖场,常常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2020年,匈牙利军方决定,将包括19架米格-29战机的20台发动机和293个零部件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000万美元。同年,日本成功拍卖退役战机上拆解的成套飞行员头盔和氧气面罩及背包,一套价格约为66万日元。
然而,对报废战机进行重新利用并非易事。拆解机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防止机体生锈或腐蚀对环境造成污染,战机碎片必须进行特殊技术处理。对一些挂载过核武器或参加过核试验的战机,还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监测和整机洗消工作。
去向三:翻新后进入二手市场
物美价廉,军贸新宠
战机退役后,一些国家并没有给其贴上“不可用”的标签,而是让退役战机在军贸舞台上再“火”一把。
米格-21战机是最好例子。俄罗斯曾退役数百架米格-21战机,并将这些战机停放在莫斯科郊外的“飞机坟场”。这些战机并没有被拆解,而是翻新后进行出售。
翻新后的米格-21战机单架为200万美元,不少国家竞相购买。毕竟在军事实力较弱的国家面前,尽管是翻新战机,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竞争激烈的全球军贸市场上,退役战机为何还能“吃香”?
退役战机既能保证战斗力,又能节省经费,可谓一举两得。以苏-25、“幻影”III/V为代表的大国空军“淘汰品”,虽然性能不尽如人意,但完全可以胜任中小国家的国土防空任务需要。
此外,将退役飞机改装为靶机或其他无人作战飞机也是国外军工企业的常见做法。美国通用公司先后将退役的F-4、F-16战机改装成QF-4、QF-16靶机;俄罗斯军方也将冷战时期生产的上千架米格-15和米格-21战机改装成无人靶机,用于战术试验和飞行员训练。
现代靶机作为一种消耗性装备,不仅要物美还要价廉。俄罗斯将退役的米格-23M战机改装成M-23靶机后,新型涂装技术让靶机的目视截获距离更加符合实战。俄军称,该机可以模拟任何一种现役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最大限度降低训练成本。
随着科技进步,各军事强国纷纷对本国战机进行更新换代,不少老战机选择退役。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退役战机将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退役战机买起来便宜、用起来贵,后期维修保养将耗费一大笔经费开支。服役后,这些战机的备件越来越难获取,维护使用成本必然会节节攀升。
因此,加拿大军方决定购买二手F-18“大黄蜂”战机时,遭到加拿大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千里迢迢到达冰雪寒区的F-18“大黄蜂”战机,迎接它的却是一片质疑声:“18架生锈的旧战机”“浪费纳税人的钱”“浪费加军资源”……
作为军工制造大国,美国也是“海淘”市场的常客。2021年,英国皇家空军退役了最后一架E-3D预警机。有媒体称,美国海军以1500万美元从英国手中购买了一架E-3D预警机,这架战机经过改装将成为E-6B的教练机。
纵观全球军贸市场,“海淘”二手战机已成为一些国家军购的重要渠道之一,未来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其中,既有本国战机更新换代的需要,也有军费支出的精打细算,无论何种原因都是立足本国国情、多方考量后作出的决定。
来源: 中网-解放军报
来源:钱江晚报
“苹果和华为都有,
十来年下来积攒了这么多。 ”
杭州小伙枫枫拉开抽屉,
映入眼帘的是几款主流型号的手机。
他对潮新闻记者说,
这些闲置手机都是
因为内存不足或卡顿淘汰下来的,
插卡后都能正常使用。
看着这堆“退休”的手机,枫枫有些无奈。它们中大多数成色尚新,只是跟不上主流软件的应用升级,使用体验大打折扣,颇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
期间,关于旧手机该如何回收的话题,成了全网热议的话题。随着近几年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和枫枫一样把旧手机闲置在家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谁也想不到,当初动辄几千元买来的手机,最后的去处只能在抽屉发霉。
根据相关报道,近五年我国每年废弃手机约4亿部,能进入正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参与回收利用的只有10%左右,超半数闲置在家,成了一股隐藏民间的“隐形资产”。
旧手机闲置不处理,
只因担心个人隐私安全
枫枫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他此前并非没有打算过出售这些手机,顾虑的是出售旧手机后个人隐私无法保障,“现在技术太发达了,即使是恢复出厂设置,也很难保证个人信息不泄露。”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现今,手机几乎和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里面保留了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比如通讯录、社交信息、消费行为数据等等。很多人在更换手机时,往往只会对废旧手机进行简单的删除或格式化处理,央视之前就曾曝光,通过某些专用软件,可以将手机及存储卡中被“删除”的信息加以恢复。一旦这些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很容易带来严重后果。
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户认为,新旧手机的价差让人“没有出售的欲望”。
网友“善小”就说:“新手机买来近一万块,用了两三年只能卖一两千甚至更低,电子产品的折旧率真令人窒息!”该网友还表示,低价卖旧手机难免心理落差大,不如先放着,万一新手机遗失了还能拿来当备用机。
另外,手机的快速迭代也成了“被闲置”的重要原因。
有不少消费者反馈,许多品牌手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流畅度以及各种硬件问题会接踵而至,随着内部软件的迭代和升级,容易造成手机卡顿、延时;而随着摄像头像素的提升、芯片的升级、内存容量也常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去买硬件更加强大的新手机。当初iPhone4发布时容量最高仅为32GB,而现在的iPhone14系列,最高容量已达到了惊人的1TB。
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不少用户并不知道手机可以回收。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废旧手机放置于家中,而不是将其投入回收流通市场。
废弃手机疑问三连:
能卖多少钱?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证?
回收后会流向哪里?
从事3C数码产品交易的柳青,现在是杭州青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每天经他公司进出的二手手机最少也有数十台,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快速甄别手机品相的慧眼。
枫枫的这堆旧手机,在他这里能卖多少钱?
柳青说,这8台旧手机如都能正常开机,估价在7500元以上。他解释说,在市面上,苹果的产品相对保值,但几部手机中,除了一台较新的苹果12mini外,其余几部都是五六年前的款式。
“现在新手机发布速度快,硬件升级的速度也很夸张,所以旧手机想要卖个好价钱还是得尽快出售。”柳青说,“目前只是按其外观成色估价,最终定价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旧手机的内存、硬件损耗都会影响回收的价值。”
针对很多人关心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柳青表示,“客户出售手机时我们都会要求输入ID密码恢复出厂设置,这样操作下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为0。另一方面,做二手交易难免会碰到‘盗抢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手机),如果卖手机的人不知道这部手机的ID,我们是不会收的。”
柳青说,他的公司会把回收的旧手机分为ABCD四大类,每一类都有它的归宿。
A类手机通常成色品质较好,回收的成本最高,公司统一回收检测后,消毒清洗,直接投入市场进行二次售卖,这种机型目前比较受消费者欢迎。
B类属于一些工作室专用的手机,通常不在意成色,回收成本较低,只要保证基础功能正常即可,一些自媒体平台通常会从他这里购入多台这类手机当作工作机。
C类是出口国外的手机,品相老旧,只保证最基础的通讯功能,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因为当地基建较为薄弱,有时候最基础的通讯都无法保障,因此这样的手机对当地人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D类大都是破损机,只能用来更换零件。比如一部手机主板坏了,但这个手机的二手公允价已经低于原厂主板价格,那公司就会低价从消费者处收来,进行拆机,留下剩余可用的零部件另作他用。
“就算零部件全坏的手机,也有相应的价值,一吨废旧手机据说可以炼出200克黄金,但是大多数回收公司都不具备这个资质,对环境的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柳青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
处置旧手机都有哪些途径?
相关数据显示,对应规模庞大的闲置量,我国仅有4%左右的手机能够被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还存在着环境风险,仅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就可以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三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
那对大众来说,如何才能把这块“闲置资产”利用起来呢?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杭州数码市场一位资深手机维修师孙小庆。
“如果你只有两部手机,我建议把一台旧的当作备用机。如果有两台以上的闲置手机,可以问问家里的长辈是否有需要,年轻人认为‘过时’的产品,可能对于老人来说还是新事物,基本功能完全够日常使用。”孙师傅说,“如果在上述假设全部不满足的情况下,最经济的处理方式就是售卖,由专业公司回收统一处理。”
据孙师傅介绍,售卖旧手机也大有讲究,原则就是卖新不卖旧,“如果有多台闲置手机,建议从最新的开始卖,数码产品一天一个价,一部全新手机使用一年后的贬值率是最高的。”
哪些地方的回收价格比较公道呢?就要看你是否愿意货比三家了。
“线上和线下都可以咨询一下,哪边估价高就卖给哪边,如果估价接近,我认为选线下更为稳妥。”孙师傅说。
潮新闻记者发现,目前线上平台的旧手机回收占据主流,除了各大回收类APP外,各大手机厂商也基本都有出以旧换新和旧机回收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官方的估价,自行选择折现还是抵用购买新机,这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线上回收的缺点在于信息不对称,用户无法监控手机的走向,会面临退回后“被拆机”的风险。
黑猫投诉显示,2月17日,一名消费者在“爱回收”下单卖一部旧手机,因为平台给消费者的报价与消费者的预期相差很多,故此消费者拒绝交易要求返还手机。等手机退回后,消费者才发现手机的螺丝被拧开过,手机上原本的缝隙也发生了变化,防水胶也有溢出。商家在未经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拆解手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准备出手或者寄出估价的旧手机,一定要将里面的重要照片、文档等内容先备份再恢复出厂设置,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到不法分子手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孙师傅提醒说。
枫枫表示,抽屉里的那些旧手机,他会留一部比较好的给老家的奶奶用,然后把其他闲置手机尽快出售,通过置换购买一台最新款的手机。“下次还是该果断一些,电子产品每天都在贬值,闲置其实就是在亏钱。”枫枫说。
你丢的手机可以“无门槛”卖出,
甚至花10元就能恢复数据
“老板,手机收吗?”
“不用登记身份证吧?”
“没关系的。”
“有锁屏密码,还会有人买吗?”
“有人会解开。”
“恢复出厂设置,数据就没了吧?”
“也有可能被恢复。”
这段对话,来自潮新闻记者在杭州通信器材市场
几家手机回收店进行的采访。
这引发思考:如何避免失窃或不明来路的手机轻易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手机隐藏着多少隐私泄露风险?除了遗失这一情况,我们手中的废弃手机又该如何处理?
暗访二手手机回收市场:
不是自己的手机也能卖,
不登记也行
杭州上塘路的通信器材市场,不少商户兼营手机维修、手机回收、数据恢复等业务。
在一家打出“高价回收手机”标牌的店铺门口,潮新闻记者向店家出示了手中一台“一加Ace”手机,称是自己在小区捡到的,不知道锁屏密码,想问问是否能卖。
老板立即回应:“可以卖,不要紧的,就是回收价格便宜点。”
随后,老板接过手机,去到另一个店铺找朋友进行估价,在仔细查看手机型号、磨损程度、是否能解锁后,老板开出了800元的回收价。
“之前问过一家店,那家老板要求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面对潮新闻记者的提问,老板回应:“他估计是不敢收,你登记了,之后失主找到的话,你要退钱给他。我这里不用你登记。”
能解开和不能解开的手机,回收价格也有差别。“你这一个型号,如果是你自己的手机,差不多还能多卖200元。”老板表示。
“解不开的手机,在二手市场上还有人买吗?”潮新闻记者试探。
“有办法开锁的,他们会处理。我们收进来就会赶紧出掉,这种手机我们也不放在手上,到时候如果失主找到你,我们是属于销赃的。”该老板称。
随后,潮新闻记者以不满意回收价格为由离开该店,来到另一家回收店进行询问。在进行评估后,该店老板给出700元的回收价,并要求进行信息登记。
记者表示手机是捡来的。
“没关系的。”老板称。
“有的店给出了800块,线上回收平台还可以卖1000多,能不能再高点?”见记者对回收价格不满,老板表现得有些着急。随后,他拨通一个电话,向电话那头报出记者手机的品牌、型号、外观等信息。挂断电话后,老板向记者表示能卖900元,不能更高了。
记者说担心之后失主找到自己,不愿意进行信息登记。
几分钟后,老板终于改了口,“不登记就不登记吧。”
记者随后走访四家回收店:一家表示不回收该品牌的手机;一家表示不会回收捡来的手机;还有两家表示可以收购,但必须进行身份证登记。
网店称10元就能恢复数据
3月15日晚却显示:
“已无法搜索”
潮新闻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有不少店家声称,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仍能恢复手机数据,其中大部分店家表示,“先付10元,恢复不成功可退款。”
前天下午,记者以“数据恢复”为检索词,在多家电商平台搜索到不少提供手机数据恢复服务的店家。部分店家声称,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仍能恢复手机数据,多数店家的修复费用在10元到100元不等。
“手机已经恢复出厂设置了,还能恢复数据吗?”
“可以的,工程师帮你操作,恢复不出数据退全款。”
“这是什么原理?”
“数据恢复是检测分析云端数据库中是否还有残留数据碎片。如果这个碎片还存在,则可以借助技术重新修复恢复出来;如果这个碎片确实是被覆盖或者损坏了,就没有办法帮你修复了。”
“需要我提供什么吗?”
“iCloud账户和密码告诉我们。”
“我的隐私会被泄露吗?”
“那你自己考虑一下。”
“是线上修复,还是邮寄给你?”
“具体要看工程师的检测结果哦。”
百脑汇一家手机维修店店主告诉潮新闻记者,线上店家修复数据“不可靠”,你提供的手机ID及密码有可能被存取和盗用,有的店家还要求邮寄维修,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更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蹊跷的是,昨天晚上21时44分,潮新闻记者再次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数据恢复”,收到提示“非常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宝贝”。不过,使用“恢复”“复原数据”等词,仍能搜索到相关店家。
出手旧手机如何防止泄密专家提醒:
恢复出厂设置≠抹除数据
近年,智能手机加快了迭代升级的步伐。然而,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忧,正在成为手机回收利用的主要障碍。
2021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机构对全国3488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不专门处置废旧手机的比例达61%。”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个人资产,手机里含有大量的隐私信息和生活数据。那么,在出售二手手机时,如果将手机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是否就意味着绝对安全?
对此,一位在国内某科技公司负责终端开发的人士告诉记者:“恢复出厂设置”和“数据格式化”并不是一回事。“后者会彻底抹除数据,前者则有可能存在开发人员设置给产品用户的一个‘灰度区间’。通俗地讲,为了避免用户操作不当误删数据,以及在必要情况下找回数据,恢复出厂设置后,有的手机仍会保留部分数据。”
以苹果手机为例,恢复方案实际包含了“还原”和“抹掉”两种选项。“还原”可以选择还原所有设置、网络设置、键盘词典、主屏幕布局、位置与隐私,这个选项仍会保留云端与本地的多份数据,如相册、通讯录、存储密码等;而“抹掉”则会移除手机中的所有个人数据,除非这些数据在云端有留存,否则基本不能够被恢复。
潮新闻记者还走访了杭州教工路上的百脑汇和建国北路的多家手机维修店,多位维修师傅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设备本地里的照片,如果选择的是抹除数据的恢复出厂设置,则不能被恢复;如果只是简单地在相册进行删除操作,则完全有可能找回。”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蔡建平表示,从技术层面来说,确实不排除恢复遗失数据的可能,“这完全取决于维修店修理员的技能高低,不排除国内有些高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读取芯片数据。”
他提醒,在手机维修或回收过程中,要警惕商家要求获取你的锁屏密码以及数据读取权限,有可能会被个别商家钻空子,在你的视线范围之外进行数据转移。“如果要卖二手手机,需要提前备份信息,再进行多次数据清除和覆盖操作。”
为什么在清除数据后还要进行多次覆盖?
浙江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位研究人员向潮新闻记者打了个比方,“手机中的数据库相当于一个仓库,有一本手册(分区表)记录了仓库中什么地方放了什么东西。当你要读取一个数据时,相当于去翻阅这本手册,进行查找和引导,你才能拿到你想要的东西。电商平台店家的办法,就是一点一点找回货物,通过重新记录重建这本手册,完整的数据系统的确有可能被恢复。”
“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自己的信息泄露,一般的维修小店在技术上并不具备手机数据恢复的能力。尽管数据恢复技术存在一定恢复的可能性,但代价大、门槛高。”他这样说。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 俞叶波 马庆隆 孙一鹏 实习生 于可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